[实用新型]一种二沉池出水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536.7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5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炜;李昌华;黄科;姜华;余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2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沉池出 水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厂中的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中,二沉池出水井结构。
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需要经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才能外排。污水处理厂采用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先是在位于进水处设置粗格栅对进水进行初步过滤,然后采用提升泵提升后采用细格栅二次过滤,然后进入沉砂池进行砂水分离,然后进入初次沉淀池进行物理沉淀,为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池出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进行生物过滤或氧化还原等方式去除污水中氨氮含量的二级处理,然后进入二沉池二次沉淀,二沉池的出水还需要进入消毒接触池进行消毒处理还能外排或者进入下级要求更高的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系统中,二沉池出水井是位于二沉池和消毒接触池之间,用于汇集二沉池的出水并将出水分配至消毒接触池进行消毒处理。
申请人研究发现,由于城市生活污水中氨氮含量负荷存在周期性,当负荷较小时,二级处理能够具备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如果受到低温、高负荷进水冲击、低碳氮比进水的影响,则生物处理中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由于生物法中工艺调整至效果显现需要一定时间,存在滞后性,即便是对工艺进行了即使调整,出水氨氮含量依然会上涨,达到最高值后再呈现下降趋势,这个过程会持续4‑10小时,偶尔还会出现瞬时值超标的情况。
所以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难以保证在污水进水高负荷时达到出水的稳定排放,容易造成出水氨氮、总氮超标。故如何能够在污水进水高负荷时进行应急处理以降低出水氨氮指标,使其保持出水稳定,成为有待考虑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污水进水高负荷时进行应急处理以降低出水氨氮指标,使其保持出水稳定的二沉池出水井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二沉池出水井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出水的出水井,出水井具有连接二沉池的进水通道以及连接接触消毒池的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所述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位于出水井内,入口端连接于井口处的药液投加器上,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入口端设置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中,在二沉池出水井内设置了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在井口处设置药液投加器并通过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连接到出水井内。这样,可以预先将强氧化剂药液投放在药液投加器内,当检测到污水进水负荷超标时,打开开关阀,通过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对出水井投加强氧化剂药液,药液与出水井中多余的氨反应生成氮气,从而去除富余的NH3‑N、TN。使出水达标。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药剂投加点设置在二沉池出水井处,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加入的药剂对污水二级处理过程带来影响,二来药液投加后能够在二沉池出水井,以及二沉池出水井与接触消毒池连接的出水通道内进行充分的混合反应,延长了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的出口端位于进水通道处。这样可以使投加药液能够更好地与污水混合以利于反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在污水进水高负荷时进行应急处理以降低出水氨氮指标,使其保持出水稳定的优点,同时还具备实施方便,不影响污水二级处理正常运行,药液与污水混合反应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二沉池出水井结构,包括用于汇集二沉池1出水的出水井2,出水井2具有连接二沉池1的进水通道3以及连接接触消毒池的出水通道4,还包括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5,所述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端位于出水井2内,入口端连接于井口处的药液投加器6上,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5入口端设置有开关阀7。其中,所述强氧化剂药液投加管道5的出口端位于进水通道4处。
具体实施时,作为优化,所述开关阀还可以设置为电磁阀,并与一个控制中心模块连接,在进水处进行指标检测,当检测到进水超标后,由控制中心模块定时发送指令控制电磁阀打开进行药液投加,实现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法唐家沱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