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586.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芝;李国治;张洪;张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易继贵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井驴头 载荷 卸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生产中的抽油机井在进行卸负荷作业时,需要先停井后,在抽油机井光杆上打一个卸载方卡子,然后再进行启井、停井后才能实现驴头卸掉载荷的目的,在完成抽油机井驴头一次卸载荷的操作中需要启停井两次才能完成。并且在打卸载方卡子时卡子会在光杆上留下毛刺,这些毛刺不但损伤光杆还会对盘根造成损伤使盘根盒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器,操作方便且不损伤光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器由支撑体1和主座体2组成,其中,上述支撑体1和主座体2螺纹连接,支撑体1与主座体2相连端的另一端焊接支撑体外档板3,主座体2与支撑体1相连端的另一端焊接主座体外档板6,支撑体1与主座体2相连端分别焊接支撑体内支撑板4和主座体内支撑板5,支撑体外档板3、支撑体内支撑板4和支撑体1上设有支撑体开口槽7,主座体2、主座体内支撑板5和主座体外档板6上设有主座体开口槽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上述支撑体1和主座体2分别焊接支撑体把手9和主座体把手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体把手9和主座体把手10均为圆弧形。
上述支撑体外档板3、支撑体内支撑板4、主座体外档板6、主座体内支撑板5均为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器实现了抽油机井在卸载荷时只需停井一次即可实现卸载,避免了二次启停井操作,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能耗损失;同时避免了因打卸载方卡子而对光杆造成损伤。防止磨损盘根使盘根盒漏油,节约成本和维护费用的支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油机井卸载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抽油机井驴头载荷卸载器,包括支撑体1和主座体2,支撑体1为空心圆管,在圆管上开一槽为支撑体开口槽7,一端焊接支撑体外档板3,另一端带外螺纹,在支撑体1内焊有支撑体内支撑板4;主座体2为空心圆管,在圆管上开一槽为主座体开口槽8,一端焊接主座体外档板6,另一端带内螺纹;在主座体2内焊有主座体内支撑板5。
支撑体1与主座体2螺纹连接在一起。
所述抽油机井驴头卸载器、支撑体开口槽7、主座体开口槽8和支撑体外档板3、支撑体内支撑板4、主座体内支撑板5和主座体外档板6的半圆形开口槽的开口方向均在一条直线上。
具体操作是:提前在每口井的光杆上打一个防脱卡子距防喷盒10厘米,当抽油机井驴头开始上行时将抽油机井卸载器座在井口防喷盒上,通过支撑体开口槽7和主座体开口槽8将抽油杆卡入到卸载器内,旋转抽油井驴头卸载器的支撑体把手9或主座体把手10将光杆卡住在卸载器中即可,当驴头到达下死点时按停止按钮停机刹好刹车,此时光杆上的防脱卡子座在卸载器上实现了抽油机井驴头卸载的目的。这时即可进行抽油机井的操作如:更换方卡子、调整防冲距、更换传感器、碰泵。操作完毕后松刹车挂上负荷启抽,旋转支撑体把手9或主座体把手10,使支撑体开口槽7和主座体开口槽8在一条直线上,取出抽油机井卸载器即可。对于抽油机下平衡的井可直接启抽,然后旋转卸载器卸下卸载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5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浆枪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机智能安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