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杆以及包括有穿刺杆的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479.0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0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殿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西康内外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以及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杆及包括有穿刺杆的穿刺器,用于在腹腔检查、妇科检查以及相应的手术操作过程中建立微创手术通道。
背景技术
穿刺器在腹腔检查、妇科检查及其他微创手术中广泛地使用。作为一个实例,使用穿刺器可以在患者的机体组织中建立供内窥镜器械所使用的进入通道,以便手术器材(如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能够进入体内,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操作。
穿刺器是无菌的一次性器具,大体上包括穿刺杆(也称为穿刺锥)和穿刺套筒。穿刺套筒设置在穿刺杆主体部分的外周侧。
例如图1a和1b分别示出了在中国专利CN101843518A中所公开的一次性穿刺器及其穿刺锥。该一次性穿刺器包括穿刺锥1、穿刺套管2。穿刺锥1的一个端部为尖端(即,远端)部分11,用于通过未示的穿刺定位导向盖、密封圈和阻气密封片而穿插在穿刺套筒2中,其中远端是指穿刺器及其穿刺锥在应用时离医生较远、但较靠近病人的一端。穿刺锥1的另一相反端(即,近端)部分12为圆筒体部分,其中近端是指穿刺器及其穿刺锥在应用时离医生较近的一端。在处于操作位置时,穿刺锥1的近端部分12抵靠着穿刺套筒2的近端部分,同时不位于穿刺套筒2的内侧。
在使用这种类型的一次性穿刺器时,外科医生首先使用手掌抵靠着穿刺锥1的近端部分12,使穿刺锥1的尖端部分11在手掌推力的作用下而穿刺进入患者的机体组织内。这样,就能够在患者的机体组织中生成一个孔道,以便供例如内窥镜手术器械的进入。
在使用图1a所示的一次性穿刺器时,由于穿刺锥1的接触外科医生手掌的端部为圆筒体部分,外科医生的手掌会受到圆筒体直角边缘的挤压而感到不适。如果外科医生在工作时间多次地使用这种类型的穿刺器以建立例如内窥镜手术器械的进入通道,则这一问题会变得尤其严重。
因此,非常希望能够对穿刺锥以及包括该穿刺锥在内的穿刺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外科医生在使用穿刺器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穿刺杆以及包括该穿刺杆在内的穿刺器。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穿刺杆,所述穿刺杆在使用时能够以比较均匀的压强作用于操作者的手掌部位。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穿刺杆,包括芯杆,所述芯杆限定了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轴向,并且芯杆包括近端部分以及用于穿刺进入患者机体内的尖梢部分。近端是指穿刺器及其穿刺锥在应用时离医生较近的一端,远端是指穿刺器及其穿刺锥在应用时离医生较远、但较靠近病人的一端。所述近端部分呈不具有尖点的大致伞型结构,并且至少包括位于最外端的第一层区段以及和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层区段上的第二层区段。其中,第一层区段在垂直于芯杆轴向的一个平面内的投影面积不小于第二层区段在该平面内的投影面积的40%,并且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第二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的60%。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层区段的投影面积不小于第二层区段的投影面积的50%。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层区段的投影面积不小于第二层区段的投影面积的60%。在第一层区段的投影面积不小于第二层区段的投影面积的40%(优选的是50%或60%)的情况下,医生手掌的长度能够触及到穿刺套筒并将其握紧以便于施加力,从而穿刺针的近端部分能够更加舒适地配合在医生手掌中。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第二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的50%。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第二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的40%。类似的,在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的轴向距离不大于第二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的60%(优选的是50%或40%)的情况下,医生手掌的长度能够触及到穿刺套筒并将其握紧以便于施力,从而穿刺针的近端部分能够更加舒适地配合在医生手掌中。
优选的,所述穿刺杆的芯杆和近端部分是一体成型的结构。
优选的,在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层区段,第三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第一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但是小于第二层区段的最大径向尺寸,并且优选的第三层区段的外周表面分别与第一层区段、第二层区段的外周表面进行光滑过渡。
优选的,在第一层区段和第二层区段之间还一体地形成有使其相连的多个连接肋,所述连接肋的外周表面分别与第一层区段、第二层区段的外周表面进行光滑过渡,并且在穿刺杆的近端部分中形成非实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西康内外科公司,未经伊西康内外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4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