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拼焊线的带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5940.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林青海;尹兴盛;王璐;贾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B23K26/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拼焊线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传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激光焊接拼焊线的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拼焊是将两块相同或不同材质、厚度、涂镀层的钢板用激光对焊成一体,以满足对零部件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激光拼焊是汽车生产的先进技术,激光拼焊板制成的车身结构能达到最合理的金属组合,改善车身部件的使用性能,降低汽车质量,提高汽车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优化工艺。激光焊接的速度约为2-18m/min,而且变形很小,省略了二次加工。采用激光焊接,没有搭接宽度和加强部件,还可以压缩车身结构件本身的体积。目前,拼焊线的传动机构比较复杂,安装调试困难,影响了激光拼焊线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拼焊线的带传动装置。该装置满足不等厚板料在激光焊接时的自身工艺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拼焊线的带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第一主动带轮、第一皮带、第一从动带轮、传动轴、左第二主动带轮、右第二主动带轮、机体框架、第二皮带、驱动同步带挂件及第二从动轮,其中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机体框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主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一主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设置于传动轴上的第一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机体框架上,传动轴的两端穿出机体框架两侧分别设有左第二主动带轮和右第二主动带轮,所述左第二主动带轮和右第二主动带轮分别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机体框架两侧的第二皮带上均设有驱动同步带挂件,各驱动同步带挂件分别与夹板装置连接,所述夹板装置随同第二皮带运动。
所述机体框架上端左、右两侧沿第二皮带的传动方向均设有上导向滑轨,机体框架的下部左右两侧沿第二皮带的传动方向均设有侧导向滑轨,所述夹板装置通过上导向滑块和侧导向滑块分别与上导向滑轨和侧导向滑轨滑动连接、并通过上导向滑块和侧导向滑块的导向作直线运动。
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板安装在机体框架上,所述机体框架上设有电机安装调整装置,通过电机安装调整装置调整电机固定板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皮带的张紧度。
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在机体框架内与传动轴通过键连接,所述左第二主动带轮和右第二主动带轮分别与传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的外侧设有安装在机体框架上的皮带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同步带作为直接的传动部件,即同步带的传送面为齿牙面,这种传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节能减排。
2.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带传动系统不但具有同步带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在实现直接传动时,消除了圆周变直线运动所产生的传动噪音问题,并可完美解决同步带因传送的距离变大而导致往复精度下降问题。
3.本实用新型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二主动带轮通过传动轴相连。传动轴可起导向作用,同时还起传递扭矩的作用,使固接传动轴的第一从动带轮与第二主动带轮一起转动,并保证了传动效率。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了小车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拼焊薄板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采用上、侧面垂直布置导轨滑块的形式,保证小车前后移动时的运动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其中:1为电机,2为减速机,3为第一主动带轮,4为第一皮带,5为第一从动带轮,6为传动轴,7为上导向滑块,8为左第二主动带轮,9为右第二主动带轮,10为侧导向滑块,11为机体框架,12为第二皮带,13为驱动同步带挂件,14为皮带防护罩,15为第二从动轮,16为电机固定板,17为电机安装调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5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