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用多中心电极火花塞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972.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继保 |
主分类号: | H01T13/46 | 分类号: | H01T13/46;H01T13/20;H01T1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中心 电极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式汽油或燃气内燃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火花塞。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市场上生产和销售使用的火花塞,大多数是一个中心电极(中心电极又可称为“放电极杆”)配置一个或多个侧电极,形成的是单点“点火”,即只有一个“点火点”,因此形成的点火能量较弱,使发动机气缸内混合气燃烧不充分。此外,还有一类多极火花塞,即在一个中心电极与一个或多个侧电极之间插入一个桥接电极(过渡电极),虽然增加了点火点,增大了点火间隙,但由于其跳火间隙是串联结构,对点火能量要求较高,且桥接电极(过渡电极)与侧电极之间跳火不稳定,从而影响了火花塞跳火的整体效能,此类火花塞在摩托车上使用也极为少见。
现有的摩托车用火花塞需要与摩托车点火线圈的高压线的火花塞帽相配合使用,摩托车火花塞帽为火花塞供电;现有的摩托车火花塞帽包括绝缘壳体。
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能够提高火花塞点火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摩托车用多中心电极火花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用多中心电极火花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多中心电极火花塞,包括钢质筒形壳体,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和密封垫圈,壳体内设有绝缘瓷体,壳体的一端为内端并在使用时伸入摩托车气缸,壳体的另一端为外端并在使用时伸出摩托车气缸;所述绝缘瓷体内间隔设有两根以上的放电极杆,各放电极杆的放电端均伸出所述绝缘瓷体,所述壳体的内端与所述各放电极杆的放电端相对应设有相同数量的侧电极,所述各放电极杆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各导电杆的外端皆伸出绝缘瓷体的外端并分别螺接有导电螺母;每一导电杆及其所螺接的导电螺母组成一个电能输入结构,每一电能输入结构处的绝缘瓷体上均设有围护该电能输入结构的围护槽,围护槽与摩托车火花塞帽的绝缘壳体相适配。
所述放电极杆平行间隔设有两根,分别为第一放电极杆和第二放电极杆,所述壳体的内端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放电端相对应设有第一侧电极和第二侧电极;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输入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导电杆和第二导电杆,第一和第二导电杆的输入端皆伸出绝缘瓷体的外端并分别螺接有第一导电螺母和第二导电螺母;第一导电杆和第一导电螺母组成第一电能输入结构,绝缘瓷体的外端围护第一电能输入结构的围护槽为第一围护槽;第二导电杆和第二导电螺母组成第二电能输入结构,绝缘瓷体的外端围护第二电能输入结构的围护槽为第二围护槽。
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放电端之间设有分隔绝缘块。
所述分隔绝缘块呈长方体形且与所述绝缘瓷体一体设置。
所述第一放电极杆朝向第一侧电极的一面为其放电面,所述第二放电极杆朝向第二侧电极的一面为其放电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放电面分别设有第一放电凸起和第二放电凸起。
所述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截面均呈长方形,且二者的放电面均位于所述长方形的长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由于设置2个或更多个中心电极及相对应的侧电极,相比较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的“单点点火”,增大了点火间隙。由于本实用新型每个中心电极分别连接不同的的高压线,相比较只连接一条高压电路的桥接式多中心电极,保证了点火能量的可靠性和同时多点点火的稳定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电极同时点火,有效扩大了放电点火作用范围,使气缸混合气燃烧更加充分,达到节油减排和提升摩托车动力的良好效果。
2、在目前摩托车点火系统中,火花塞与摩托车高压线火花塞帽均采用的是插接的连接方式,即火花塞中心电极通过导电杆螺母插入到高压线火花塞帽中连接导电。本实用新型两个导电杆之间的距离有较大的可调节的空间,能够根据情况调节两个导电杆之间的间距,从而不受摩托车车体的限制,可以满足不同摩托车火花塞帽的配套插接,使用十分方便。
3.分隔绝缘块使第一和第二放电极杆的放电端之间实现电气隔离。第一放电凸起和第二放电凸起的设置,缩小了各放电极杆与相应的侧电极之间的放电间距,降低了放电点火所需的能量,提高了各放电点火成功率。
总之,本实用新型易于与摩托车高压线火花塞帽相连接,多个放电极杆的设置真正实现了多电极同时点火,有效扩大了放电点火作用范围,使气缸混合气燃烧更加充分,能够达到节油减排和提升摩托车动力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放电极杆的截面图;
图3是第二放电极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继保,未经沈继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可靠性的盾构机液压油泵启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开关的翻转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