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道侧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985.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尚春姝;姜世伟;赵立军;于峰;丛津功;于金洲;王若钢;陈付振;孙铁彪;李靖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3/00 | 分类号: | B21B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道侧护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厚板轧机前后输送辊道两侧的防喷溅护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中厚板热轧厂对于钢板表面普遍采取高压水除鳞方式,即利用高压水的机械冲击力去除钢板表面的一次和二次氧化铁皮,以提高钢板的表面质量。对于一次氧化铁皮由除鳞机除鳞,除鳞机本身是一个封闭空间,在除鳞过程中不会造成脱落的氧化铁皮的飞溅和除鳞水的喷溅。而对于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只有利用布置在轧机本体的高压水除鳞装置进行除鳞。
一般轧机区域均采用输送辊道—轧机—输送辊道的布置方式,随着轧机高压水的喷射,附着在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与水流一起喷溅。由于原设计的辊道护板高度仅为200mm,此高度远不能阻挡住四处喷溅的水流,轧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水和氧化铁皮等喷射到辊道两旁,不仅对现场环境及周边设备造成了极大污染,而且对设备点检和两侧走行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的分体式辊道侧护板,有效防止除鳞水和氧化铁皮喷溅到辊道以外区域,从而改善作业环境,保证设备及人身安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辊道侧护板,由防溅板、立柱、底座及连接销组成;在防溅板的一侧表面焊接有至少2根中空的立柱,立柱通过连接销活动插装在中空的底座上。
所述中空的立柱上端封闭。
所述立柱和底座为圆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及有益效果为:
安装时,首先将底座焊接至原辊道护板上,再将连接销插入底座内孔中,然后将焊接在防溅板上的立柱下端套到连接销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卸和组装,既能有效阻挡除鳞水和铁屑喷溅到辊道以外,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同时又不影响设备的正常维护。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整体强度高,制作成本低,利用原有设备和结构,可节省改造费用,并便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辊道侧护板立体示意图;
图2是辊道侧护板安装状态图。
图中:防溅板1、立柱2、底座3、连接销4、轧机5、输送辊道6、原辊道护板7。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2可见,在轧机5的前后均设置有输送辊道6,原设计输送辊道6的两侧亦设有原辊道护板7。本实用新型辊道侧护板主要是由防溅板1、立柱2、底座3及连接销4所组成。(见图1)防溅板1为矩形钢板,立柱2和底座3采用相同直径的钢管截取而成。立柱2与防溅板1的高度基本相同,且立柱2上端封闭,以防止水及杂物进入,影响其与连接销的拆装。底座3长度较短;连接销4长度为底座3的2倍。将制备好的3根立柱2等间距焊接到防溅板1的一侧表面上,并使立柱2下部探出防溅板1下沿一个连接销4的高度。将底座3焊接到原辊道护板7上,再将连接销4插入底座3的内孔中,然后将防溅板1上的立柱2下端套装到连接销4上,通过连接销4即可将侧护板固定在输送辊道6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