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组件装卸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8963.9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丛奎春;李楠;曲旭光;杜国栋;栗广勇;李恕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3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装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叠片式膜组件的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适应当代产业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已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气体分离膜技术是利用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速率不同,从而实现对某种气体的浓缩和富集。
所有膜装置的核心部分都是膜组件,即按一定技术要求将膜片/丝组装在一起的组合构件。目前,应用于气体分离的主要有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对于平板膜,一般是做成卷式膜组件,但其分离效率偏低,无法清洗,且不能用于易燃易爆混合气体的分离。专利200820011361.6中发明了一种叠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可有效防止静电累积,适用于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分离过程,且分离效率高、易清洗,可提高膜组件抗污染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种叠片式膜组件的外壳和封头都是全不锈钢材质,荷重100kg以上,单纯依靠人力对膜组件进行安装和拆卸难度很大。而且,这种叠片式膜组件设计压力一般在60-75bar左右,使用传统手动千斤顶安装时无法准确控制压力;再者,封头与组件外壳中心不易对齐,容易受力不均而压偏,无法保证组件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膜组件装卸设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膜组件装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架、压帽、电动油压系统和装配台;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有与外部油泵及控制系统相连的电动油压系统的油压千斤顶,所述油压千斤顶的活塞下端固定有圆柱形的所述压帽;所述压帽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活塞的中心轴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膜组件封头上的螺孔相对应;所述压帽呈圆环形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螺钉;所述压帽的侧面设有用于观察定位的可视窗;
所述装配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装配台的中心轴与所述压帽的中心轴同轴;所述装配台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定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两侧支架和连接两侧支架的上端连接部,所述油压千斤顶固定在所述上端连接部的中心处;所述上端连接部与所述底座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两侧支架位置的挡板加强筋。
使用时,将叠片式膜组件置于装配台中心位置,利用撬杠以定位块为支点对组件位置进行调整,使膜组件封头上的螺孔与压帽上的螺钉对准。启动电动油压系统,使压帽下降至一定高度。使用T型套筒扳手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将两个螺钉旋入膜组件封头上对应位置的两个螺孔,使压帽与封头固定连接。通过压帽上的可视窗,将用于固定组件外壳和封头的紧固螺母旋下,启用电动油压系统,带动压帽上升,从而将组件封头与外壳分离,完成叠片式膜组件的拆卸过程。
进行内部装配后,将装配好的膜组件再次置于装配台上,并利用定位块调整至中心位置。启动电动油压系统,带动压帽及与之螺丝连接的封头下降。注意电动油压系统的压力表读数,直至压力达到设计要求范围。测量封头下降距离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无异常,通过压帽上的可视窗将紧固螺母旋紧,使封头和外壳紧固密封,完成叠片式膜组件的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螺钉将压帽与组件封头连接;采用电动油压系统实现组件封头与外壳的紧固和分离;压帽上的定位孔和装配台上的定位块保证了装卸过程的准确定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叠片式膜组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安装压力可控,且紧固力均匀,密封性能好,确保膜组件性能稳定可靠。
基于上述理由本实用新型可在叠片式膜组件装配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压帽4、电动油压系统5、定位孔6、螺钉7、封头8、螺孔9、紧固螺母10、外壳11、装配台1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欧科膜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89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解耦运动平台
- 下一篇:一种换辊导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