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波纹间壁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4411.0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邱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贵阳;何晓东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纹 间壁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特别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流体的完全逆流换热和错流换热作用的波纹间壁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热电、化工、石油化工、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波纹板式换热器以其换热效率高、易于清洁、耐腐蚀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但目前传统的波纹板换热中的换热片,均是以波纹板和平板依次叠加构成的,其整体的传热量低,而且对波纹板的厚度和质量的要求较高,而且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新型结构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波纹间壁换热器,以至少解决传统波纹板式换热器传热量低、对于波纹板的厚度和质量要求高、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成本高、换热系数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波纹间壁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换热片2、冷介质进口管5、冷介质出口管6、热介质进口管8、热介质出口管7;所述壳体1套装在换热片的外部,所述冷介质进口管5、冷介质出口管6分别与换热片的冷入、出口相连,所述热介质进口管8、热介质出口管7分别与换热片的热入、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片由数个波纹板2依次交替翻个叠加,且波峰与波峰相连构成。
其中,波纹板的个数可由换热器的大小和要求的换热量大小来决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波纹间壁换热器,传热间壁为波纹板,并且波纹板通过交替翻个叠加放置使其波峰与波峰相接,首先,由于与介质相接触面均为波纹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增加传热面积;其次,通过上述的设计,由于波纹板可使流体湍动大,进而提高了整个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最后,换热片设计为数个波纹板的依次叠加,可以实现流体完全逆流换热,提高传热温差。
根据公式:传热量=传热温差×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而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使传热温差、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均有所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波纹间壁换热器能够实现换热器小体积、轻重量的前提下增大传热量传热量。
优选,所述波峰与波峰相连方式为点焊式连接、粘结式连接或通过壳体加压使波峰与波峰接触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波纹板的波峰与波峰通过壳体加压互相挤靠,增加整体强度,如果为金属波纹板可选用点焊的形式连接,如果为非金属可以选用粘结的方式连接,能够再次增加换热片的整体强度,从而降低了对于波纹板的厚度要求,而且制作工艺简单。传统的板式换热器要求波纹板的厚度为1mm~2mm、列管式换热器的壁厚2mm~3mm,而该波纹板的厚度最低只需0.1mm即可。实际应用厚度可以根据比表面积的大小和材质的不同有所增加,但仍与传统的相差一个数量级。波纹板的比表面积是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厚度越小,反之越大;材质越低厚度越大。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波纹间壁换热器的冷热介质进出口管可以调整位置,既可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完全逆流传热和错流传热,也可以根据安装环境要求将进出口管安装在壳体的侧面和端面,提高了波纹间壁换热器安装时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波纹间壁换热器,其优点在于:该换热器的换热片强度高、对厚度要求低、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换热系数高、而且该换热器能够实现流体的错流换热和完全逆流换热,传热温差大、安装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波纹间壁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换热片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波纹间壁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换热片2、冷介质进口管5、冷介质出口管6、热介质进口管8、热介质出口管7;所述壳体1套装在换热片的外部,所述冷介质进口管5、冷介质出口管6分别与换热片的冷入、出口相连,所述热介质进口管8、热介质出口管7分别与换热片的热入、出口相连,其中,换热片由数个波纹板2依次叠加,且波峰与波峰相连构成,如图2所示。
其中,波纹板的波峰与波峰的连接方式可选为多种:大比表面积因波纹板很薄直接靠壳体压紧即可、非金属材质靠粘接、金属材质较为点焊式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可以提高换热片的整体强度强度,降低对波纹板的厚度要求,较为优选的波纹板厚度为0.1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贵阳;何晓东,未经邱贵阳;何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4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工艺孔的换热器板片及模具
- 下一篇:甲酸冷却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