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407.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6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龙;杨顺为;黄瑞;杨铭;王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0 | 分类号: | F16K15/00;F16K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325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止回阀 装置 | ||
1.一种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所述缓闭装置包括油缸装置(500),所述油缸装置具有缸体(501),以及在所述缸体内且可沿其纵轴线移动的活塞杆(502),所述活塞杆(502)上连接有活塞(503);所述缸体(501)上连接有缸盖(504);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501)的内部包括油缸上腔(5011)和油缸下腔(5012),所述油缸上腔(5011)的内径大于所述活塞(503)的直径以在其间形成可使液压油直接流过的间隙(t),所述油缸下腔(5012)的内径与所述活塞(503)的直径基本上相同;
所述活塞杆(502)上设有连通孔(5021),所述活塞杆(502)以其一端伸出所述活塞(503)地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连通孔(5021)可使所述活塞(503)两侧的所述缸体的腔室连通,且当所述活塞杆(502)向所述缸盖(504)方向移动时,所述活塞杆(502)的所述一端可伸入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这样所述连通孔(5021)将所述缸体(501)的腔室与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连通;
在所述缸盖(504)本体中还形成有节流孔(5043),所述节流孔连通所述油缸下腔(5012)与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02)的所述连通孔(5021)的一端开口在所述活塞杆(502)周面上,所述连通孔(5021)的另一端开口在所述活塞杆(502)伸出所述活塞(503)的所述一端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5043)中设有流量调节螺杆(5044),所述流量调节螺杆(5044)的一端藉由螺母(5045)连接在所述缸盖(504)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5043)其一端开口与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连通,其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油缸下腔(5012)连通,以连通所述油缸下腔(5012)与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5021)和所述节流孔(5043)的至少之一是直角通道形式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504)本体中形成有液压油通道(5041),其中设有单向阀(5042),所述单向阀(5042)设置成允许液压油从所述缸盖(504)的本体腔室向所述油缸下腔(5012)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缸盖闷头(505),所述缸盖闷头固定在所述缸盖(50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504)与所述缸盖闷头(505)是一体制成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2),所述缸体(501)在其外壁处可摆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止回阀的缓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502)的、与所述活塞(503)相对的那一端伸出所述缸体(501)并连接有一曲柄(4),所述曲柄(4)连接于所述止回阀的阀杆(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江南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轻质条板的卧式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旋流逆向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