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隔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2125.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郭高;刘秀丽;李敬成;刘伟;韩梅;张会权;胡光艳;李树果;李学颖;杜艳涛;张兴友;贾宝印;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11/04 | 分类号: | E01C1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3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 混凝土 路面 加铺层 反射 裂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隔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结构,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防治加铺层反射裂缝,通常采用对道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混凝土板进行全面积碎石化处理,使原刚性面层变成柔性基层,再灌浆后加铺面层;或通过加厚铺筑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式,延长反射裂缝传递时效。这类改造的特点是对反射裂缝的无差别全面积防治,在砌块式组装道路结构中,需要解决加铺层反射裂缝问题;在涉及混凝土板的道路结构中,混凝土板四角最容易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开裂甚至破损。
混凝土路面加铺层产生反射裂缝的根本原因是当基层相邻混凝土板块发生平面拉开、垂直上下错动、翘曲扭动时传递给上面层剪、拉、弯、扭力,而相邻两块混凝土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十分有限,在如此短的距离(间隙)内,沥青混凝土面层参与抵抗拉伸或剪切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数量过少,不足以通过变形来抵抗外力,最终由于外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被剪断或拉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结构,是为提高原有或新建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改善表面功能,在其上加铺面层时利用建立相邻混凝土板之间及混凝土板与上面层之间的柔性(相对与刚性)过度,转换受力性质并缓解由于混凝土板间位移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阻隔反射裂缝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阻隔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块相邻的混凝土板接缝处的上边缘对称切角,形成三角形空腔,其断面为顶角在下方的三角形,三角形空腔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底面接触,三角形空腔两个侧边分别属于相邻的两块混凝土板,三角形空腔下顶角恰好在混凝土板接缝处。
所述的三角形空腔内喷涂黏合油后填充有单一或混合材料。
所述的混凝土板接缝内填充有骨料碎石,其中骨料碎石颗粒大小比混凝土板纵缝略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在其上加铺面层时利用建立相邻混凝土板之间及混凝土板与上面层之间的柔性(相对与刚性)过度,转换受力性质并缓解由于混凝土板间位移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阻隔反射裂缝的发生,提高了原有或新建混凝土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改善表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邻的混凝土板间距产生拉开或收缩时,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示意图。
图3为相邻的混凝土板产生上下错时,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示意图。
图4为相邻的混凝土板产生翘曲时,本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阻隔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两块相邻的混凝土板1接缝处的上边缘对称切角,形成三角形空腔3,其断面为顶角在下方的三角形,三角形空腔3上表面与沥青混凝土面层4底面接触,三角形空腔3两个侧边分别属于相邻的两块混凝土板1,三角形空腔3下顶角恰好在混凝土板接缝2处。
所述的三角形空腔3内喷涂黏合油后填充有单一或混合材料。
所述的混凝土板1接缝内填充有骨料碎石,其中骨料碎石颗粒大小比混凝土板纵缝略大。
首先在两块相邻的混凝土板1接缝处的上边缘做切角处理,即新混凝土板预制或旧混凝土板切割形成三角形空腔3。然后在三角形空腔3内喷黏合油。再将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或能满足应变要求的其他混合料填入三角形空腔3中,填满空腔,使三角形空腔3上表面与混凝土板平,即完成该结构安置。混凝土板1上照常规铺设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并碾压。
三角形空腔3中填充具有足够韧性变形能力、并且能够适应路面环境温度及车辆荷载的材料,比如采用SBS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Trupave聚酯玻纤布、高粘沥青拌合小粒径碎石以及能够满足该填充料使用要求的其它单一或混合材料。骨料碎石颗粒大小应比混凝土板接缝2略大。作为骨架起支撑作用,和防止三角形空腔填料被挤压进入接缝2隙中,造成沉陷。
当两块相邻的混凝土板1因温度发生膨胀或冷缩及因荷载产生震动或翘曲时,引起混凝土板1之间的距离、相对高度、顶平面角度发生变化,三角形空腔3内的填充材料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始终与三角形空腔3下表面(三角形的两个侧边)贴合,而三角形空腔3上部平面的宽度(是三角形的边长)给其上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提供了适当的拉伸、弯曲变形空间,由此避免反射裂缝引起的对沥青混凝土面层4的剪切应力,即可避免反射裂缝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2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