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缩式行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1822.6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鼎盛达模具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缩式行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
背景技术
圆筒形产品因结构需要,内部往往有周圈扣位。对于此类产品的成型,设计出一种较好的模具行位结构显得很有必要,既要结构简单,又要加工方便,更重要的是出模方便,而且要保证制品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包括若干内行位压块、内行位块一、内行位块二和铲机,内行位块一、内行位块二均包括根部和上身部,两者的上身部互相抵压形成圆筒,内行位压块压住内行位块一、内行位块二的根部,内行位块二的根部与铲机配合并可在铲机的斜槽中滑动,内行位块二中嵌设有弹簧,弹簧一端与内行位块一相连。
在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六个内行位压块、内行位块一和内行位块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组合式行位结构,可以内缩以实现圆筒形有周边倒扣的制品顺利脱模,加工方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合模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的内行位块二与铲机配合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的开模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一种内缩式行位结构,用于有周边倒扣的圆筒形制品的成型及出模。包括六个内行位压块1、内行位块一2、内行位块二3和铲机4。
内行位块一2、内行位块二3均包括根部21、31及上身部22、32,上身部22、32互相抵压配合形成圆筒形内行位,上身部22、32设有用于制品倒扣成型的表面结构。内行位块一2的根部22中设有弹簧孔23,弹簧嵌设于其中,弹簧的另一端与内行位块二3连接。铲机4与内行位块二3的根部31互相配合,且行位块二3能在铲机4的斜槽41中滑动。
开模时,由模坯的垫板带动铲机4向下运动,行位块二3在铲机4的斜槽41的作用下向制品中间运动。内行位块一2是靠行位块二3的斜面压住的,当行位块二3向制品中间运动时,内行位块一2在弹簧的作用下也向制品中间运动。至此,两种行位块全部向中间移动,脱开制品倒扣,顺利出模。
合模时,行位块二3在铲机4的作用下回位,而内行位块一2在行位块二3斜面的作用下回位,内行位块一2上的弹簧被强行压缩。成型完成后,重复开模动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具体的改变或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鼎盛达模具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鼎盛达模具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1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剥料装置
- 下一篇:成型模具用嵌针固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