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用抓斗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1819.6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营;莫言伟;王明亮;程永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22 | 分类号: | B65D19/22;B65D1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颖 |
地址: | 27682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抓斗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港口内抓斗转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叉车使用的抓斗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门机抓斗是港口频繁使用的装卸设备,随着港口业务的发展,抓斗收发频繁。目前,抓斗港内转运装置主要为叉车,但由于门机梅花抓斗体积大、重量重,若用单叉进行挑运,则叉刀由于超负荷作业,频繁出现断裂等现象。若用双叉作业,由于抓斗缺乏合适的着力点,在运送过程中,抓斗易失衡滑落,既容易损坏抓斗,又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港口使用的叉车用抓斗转运装置,以克服目前叉车转用抓斗易损坏,抓斗易失衡滑落,具有安全隐患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车用抓斗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刀限位套和抓斗托盘;所述的叉刀限位套为两个,为空心楔形结构;所述的叉刀限位套之间有加强梁连接;所述的抓斗托盘为空心框架;所述的抓斗托盘与叉刀限位套之间,抓斗托盘与加强梁之间有多个支撑板。
上述的空心框架的框架为环形圆托,空心框架形成的空心为圆形。
上述的环形圆托靠近所述的叉刀限位套空心楔形开口端的宽度大于对侧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港内抓斗收发转运不便的难题,缩短了港内运输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叉刀限位套这一结构,克服了叉刀与抓斗之间缺乏稳固受力点的缺陷,避免了叉车转运带来的安全隐患,避免了转运过程中抓斗的滑落损伤;
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转运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了叙述方便,设定以工作行进方向为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叉刀限位套1和抓斗托盘2。
所述的叉刀限位套1为两个,为空心楔形结构,中间的空腔可以容纳转运叉车的叉刀。
所述的叉刀限位套1之间有加强梁3连接,目的在于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抗变形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的抓斗托盘2为空心框架,本实施例中的空心框架的框架为环形 圆托,空心框架形成的空心为圆形,该种结构稳定性好,且适用于大部分门机抓斗。
优化方案中环形圆托靠近所述的叉刀限位套1空心楔形开口端的宽度大于对侧宽度,其技术目的在于拉大抓斗本体和叉车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本体对叉车的碰撞损伤。
所述的抓斗托盘2与叉刀限位套1之间,抓斗托盘2与加强梁之间有多个支撑板4,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8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