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10410.2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史维秀;潘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通路 板式 脉动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子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
背景技术
脉动热管是一种新型热管,具有结构简单,传热系数高,成本低等优点,最早由Akachi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现在已经成功用于电子设备冷却。脉动热管分为管式脉动热管和板式脉动热管。管式脉动热管是将细小的毛细铜管弯曲成蛇形结构,板式脉动热管是指在很薄的铝板或者铜板上铣出管路,然后将脉动热管密封并抽真空,最后充入工质。工质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以液塞和气塞相间的形式存在。将脉动热管的一端置于加热端,一端置于冷凝端,内部的气塞和液塞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会随机形成振荡流动,进而将热量从蒸发端转移至冷凝端,达到传热的目的。
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管径大小,工质,管路结构,倾斜角度等。针对脉动热管的结构研究,近年来已经研究学者提出蛇形脉动热管结构,不等径蛇形脉动热管结构,多通路型脉动热管结构,特斯拉型脉动热管结构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
一种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其四通阀的4个接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充液口、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和第三截止阀相连;第一截止阀通过管路与真空表相连,第二截止阀通过管路与抽气孔相连,第三截止阀通过管路与板式脉动 热管相连;
所述板式脉动热管上端为冷凝端,下端为加热端,其冷凝端与加热端分别设置1个总管路,在所述板式脉动热管的金属板的正反两面,所述冷凝端与加热端的两条总管路之间分别通过多条支管路相连;
所述每条支管路和每条总管路的管径均分别需要满足下式:
式中,σ为工质表面张力,单位为N/m;ρlip为工质的液相密度,单位为kg/m3;ρvap为工质的气相密度,单位为kg/m3;D为管径,单位为m;g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m/s2。
所述板式脉动热管的金属板的材质为铝或铜。
所述板式脉动热管的金属板的厚度为2mm~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结构,与二维的平面板式脉动热管相比,具有如下优势:可以增大传热面积;工质在三维方向上通过脉动热管壁面换热,受热更加均匀;由于正面和反面同时加工通道,所以可以缩小通道间距,使通道布置更为紧密,充分利用脉动热管的体积;增大工质的充注量,增强工质携带热量的能力,有利于传热的进行。该种三维多通路板式脉动热管适用于微电子散热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式脉动热管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式脉动热管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板式脉动热管的剖面图;
图中标号:1-真空表;2-第一截止阀;3-第二截止阀;4-第三截止阀;5-板式脉动热管;6-四通阀;7-充液口;8-抽气孔;9-工质气塞;10-工质液塞;11-支管路;12-总管路;13-加热端;14-冷凝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0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塔
- 下一篇:手持电子装置的散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