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05090.1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迎春 |
主分类号: | B23K23/00 | 分类号: | B23K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江南路1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焊接的焊接模具。
背景技术
焊接是实现金属之间牢固连接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焊接必须外接电源驱动设备方能工作,且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因此现在针对不同的焊接材料出现了各种焊接模具,如专利号为CN200820222753.7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金属焊接模具》,由模体、模具盖构成,接合一起的模体、模具盖之内部,形成反应腔、引流槽、焊接腔;钢碟将反应腔与引流槽隔离开:焊粉和引燃药放置于反应腔内。使用点火枪点燃引燃药之后,焊粉在反应腔内发生铝热反应,该反应产生的高温熔液熔透钢碟,通过引流槽流向焊接腔,并在焊接腔内将待连接的两导体之相邻端熔铸在一起,从而完成金属间的化学焊接。这种焊接模具无需外接能源,具有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整个焊接过程只需要几秒时间,但是由于钢碟是设置在反应腔与引流槽之间,而反应腔的内壁面为光滑的弧面,焊粉倒入到模体的内腔中时,焊粉因重力而使钢碟在模体的位置发生偏移,而出现不能完全盖住引流槽的顶部开口中,使在反应腔中的焊粉会沿着引流槽进入焊接腔,这样不仅会浪费焊接粉,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对焊接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且能有效地避免焊粉进入反应腔时能防止焊粉从引流槽进入到焊接腔的焊接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焊接模具,包括模体、模盖,所述模盖脱卸式盖于模体上,所述模体内设置有熔化金属粉的反应腔、供焊接件伸入的焊接腔,所述反应腔位于焊接腔的上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通过引流槽与焊接腔相连通,在位于所述引流槽顶部的反应腔底面设置有防止反应腔中的金属粉在反应前掉入到焊接腔中且熔点低于金属铜的金属隔片,在所述模体的顶面设置有能使金属粉发生反应的引火条插入的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底面且位于引流槽顶部位置设置有与金属隔片形状相适配且能将金属隔片嵌置于其中的环形台阶槽。
作为改进,所述反应腔底部呈圆锥形的杯形腔,所述环形台阶槽为圆环形,所述金属隔片呈外径与环形台阶槽相适配的圆盘形。
作为改进,所述金属隔片嵌置于环形台阶槽中时,所述金属隔片的圆环形的周边顶面与环形台阶槽顶面相平齐。
作为改进,所述模体的顶面周边上凹设有环形凹槽,在所述模盖的底部凸设有形状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面,并在环形凸面上开有开孔,所述开孔与模盖的侧面孔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模体为左模体和右模体对合而成,所述反应腔、引流槽及焊接腔均为对称设置经对合后拼合而成。
再改进,所述右模体对合面的上设有用于方便定位的凸柱,在所述左模体的对合面上设有与凸柱相适配的凹孔,当所述右模体和左模体对合在一起时,所述凸柱为插置于凹孔中。
再改进,所述凸柱为二个,分别设置于右模体对合面左右两边的等高位置,所述左模体的凹孔数目及位置与右模体上的凸柱相对应。
进一步改进,所述模体为上模体与下模体以上下对合而成,所述的反应腔和引流槽位于上模体内,上模体下部与下模体上部对合后形成焊接腔,并在上模体下部与下模体上部之间两侧面上设置有用于焊接件穿入的穿孔。
再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定位凸点,上模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形状相适且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凹槽,当所述上模体和下模体上下对合在一起时,所述定位凸点为插置于定位凹槽中。
最后,所述定位凸点为二个,分别呈对角设置在下模体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定位凹槽的数目与位置与定位凸点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反应腔放置金属隔片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台阶槽,使得金属隔片能稳定地放置在环形台阶槽中,其周边顶面与环形台阶槽顶面相平齐,当焊接用的焊接粉进入反应腔时,焊接粉因重力的冲击不会使对金属隔片产生移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焊接粉流入到焊接腔,既避免浪费,同时又保证了焊接的质量而提高焊接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在模具打开模盖状态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不同视图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的左模体平面投影图;
图6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别图;
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迎春,未经何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05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婴无线信息卡
- 下一篇:一种输配电线路数据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