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材料的渗水性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6851.1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飞;陈国辉;袁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欧瑞信(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 渗水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水性测试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纤维材料的渗水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owc无土喷涂覆盖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无土覆盖创新应用技术。由正大集团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20多年的成功应用技术,并根据国内垃圾填埋场特性,自主研发了该项领先技术。垃圾填埋无土覆盖技术是将自主知识产权的Oreezyme waste cover环保覆盖材料,通过特制的喷涂设备,加水混合搅拌成浆状,并喷涂到所需覆盖的垃圾层表面,材料干化后在表面形成一层覆盖膜层,起到抑制臭气、防蝇、防尘、防渗等覆盖作用,通过控制材料配比、喷涂厚度,能满足垃圾填埋各种覆盖时间要求。
垃圾填埋owc无土喷涂覆盖技术的特点在于干化后的覆盖涂层具有透气、导水双重功能。但目前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测试此种覆盖材料的渗水性能。目前市面上可用的渗水性测试设备普遍存在价格昂贵,测试费用较高,的缺点,对很多中小型企业或者研发单位难以承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的料料渗水性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材料的渗水性测试装置,包括一空心管,其内壁设有一用于放置被测试材料的支撑装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部的所述空心管壁上设有排水口,用于加接排水管;所述空心管下方设有一水杯;所述空心管与所述水杯之间还设一漏斗。
所述空心管为亚克力管。
所述空心管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复数个设置于所述空心管内壁同一水平位置的支点、以及放置于所述支点上的钢丝网。
所述空心管上方设置一通过水管连接水龙头的喷淋头;所述水龙头与喷淋头之间的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纤维材料产品(被测产品)放置在钢丝网上,并用凡士林涂抹周围壁缝,使被测产品和亚克力管内壁无空隙。将整个亚克力管放置在塑料漏斗上,并整体置于亚克力水杯上,保证整体平衡即可。接上排水管以及喷淋装置。打开水龙头后打开阀门,调整喷淋量300ml/min,然后将喷淋头放置亚克力管上方。喷淋开始后开始计时,6小时后将水杯中的水进行称重即可算出纤维材料产品的渗水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材料的渗水性测试装置,包括一空心的亚克力管1,亚克力管1横截面为圆形,其内壁设有六个同一水平位置的支点2、在六个支点2上铺一层钢丝网3。在支点2上部的亚克力管1内壁设有一排水口4,用于连接排水管5;亚克力管1下方设有一水杯6;在亚克力管1与水杯6之间还设一塑料漏斗7。在亚克力管1上方设置一通过水管8连接水龙头9的喷淋头10。水龙头9与喷淋头10之间的水管8上设有阀门11。
水杯6也为亚克力管,其底部用亚克力板封闭,不能漏水,用于承接从上方亚克力管1上流下的液体。塑料漏斗7用于承接亚克力管1以及将流下的液体转移至水杯6中。亚克力管1、塑料漏斗7、水杯6的直径相同。排水管5,用于排出被测产品多余的水。
使用本实用新型测试纤维材料的渗水性的操作步骤:
将纤维材料产品(被测产品)放置在钢丝网3上,并用凡士林涂抹周围壁缝,使被测产品和亚克力管1内壁无空隙。
将整个亚克力管1放置在塑料漏斗7上,并整体置于水杯6上,保证整体平衡即可。
接上排水管5以及喷淋头10。打开水龙头9后打开阀门11,调整喷淋量300ml/min,然后将喷淋头10放置亚克力管1上方。
喷淋开始后开始计时,6小时后将水杯6中的水进行称重即可算出纤维材料产品的渗水性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欧瑞信(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大欧瑞信(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6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