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合行动装置的游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94870.0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豪裕;张琦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00 | 分类号: | A63F13/00;A63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行动 装置 游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游戏机,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音讯接口电性连接行动装置与手柄装置以对游戏进行操作的结合行动装置的游戏机。
背景技术
1980年代,第一代模拟手机上市后随即风靡全球,成为销售量最大、使用人数也最多的行动通讯装置(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1990年代,开发出第二代数位手机,在更安全的语音通话功能的外加上简讯传输和连接网络等功能,2000年初期,当行动通讯技术由二代(2generation,2G)往三代(3generation,3G)发展时,结合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应用与手机通讯功能的产品——智能型手机也在此时问世,但早期智能型手机使用接口与操作方式都较为复杂,因此并未普及于商务人士以外的一般消费市场,一直到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第一支以手指触控操作并强调适合一般大众使用的第一代iPhone后,触控式智能型手机的快速演进改变了全球手机的产业生态,为全球手机市场带来新的成长动力,也真正开启属于智能型手机的年代。
最近几年,全球手机产业的主要成长动能来自于两个方向,其一是高阶智能型手机在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广为消费者所喜爱,消费者的实质购买力带动手机出货量提升,其二是在南美、亚洲等新兴市场,消费者对于中低阶智能型手机需求也正在快速增加,且在中国、印度等国家,更搭上硬件建设由支持2G升级3G的浪潮,而形成庞大的换机需求,因此这两年来全世界智能型手机的出货量表现相当亮眼,2011年全球智能型手机产量约为16.7亿支,2012年全球智能型手机产量约可达到17.9亿支,而由知名分析师玛丽米克(Mary Meeker)在史丹佛大学发表的趋势报告中指出,至2012年年底,全球智能型手机用户已经达到11亿的谱,而且加上平板计算机,到2013年第二季时,全球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的数量加起来将会超过传统的桌上型与笔记型计算机,显见一个新兴的硬件及软件战场已然成型。
随着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计算机惊人的普及速率,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平台已经成为软件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游戏软件的市场,美国著名市场研究公司国家采购日志(National Purchase Diary,NPD)所公布的报告中指称在2012年第三季时,美国游戏人口比前一年2011年略降了5%,总数约在两亿一千一百五十万人左右,同时报告中指出美国行动游戏玩家以22%的比例,首度超越家用主机游戏玩家的21%,成为美国游戏人口的最大宗。除了专为触控式装置研发的新兴行动游戏以外,个人计算机与家用游戏主机等旧平台的游戏也往触控式装置的平台移动,并透过操作模块的重新开发或屏幕上的仿真按键来进行操作,但由于旧平台游戏往往需要仰赖较为复杂的按键操作进行细部的控制,移植到触控式装置时,不免失去原本的操作精度和游戏风味,因此在触控式装置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于追求极致游戏效果的重度玩家而言,除了利用行动装置轻薄易携的特性以及多数行动装置所具备的二核心至四核心强大运算能力来进行游戏以外,还需要引入其它输入模块的支持,以克服以触控方式输入指令的局限性。
为了满足重度玩家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可以支持现有游戏手柄的行动装置应用程序(mobile app),将应用程序安装于行动装置后,再透过micro USB或蓝芽将现有游戏手柄与行动装置联机,即可以现有游戏手柄对行动装置内的游戏进行操作,另外还有厂商研发可将行动装置固定于现有游戏手柄的支架,将行动装置与现有游戏手柄结合起来,而可达到类似掌上型游戏机的操作手感。此外,有厂商推出专为支持行动装置的游戏手柄,于游戏手柄上设置固定件,而可与行动装置卡固结合,再透过micro USB或蓝芽与行动装置联机,并额外安装支持游戏手柄的行动装置应用程序或于游戏中加入支持游戏手柄的程序代码,即可透过游戏手柄对行动装置内的游戏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94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