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2807.7 | 申请日: | 201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平;张风臣;汤永柳;蔡同喜;李伟;张栋;郁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实心 方桩下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由于自重大,在吊装、运输过程中,桩身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现象。在制作过程中,只有到混凝土强度发展到一定龄期时才可以搬运。因此,预制混凝土实心方桩一般采用现场重叠法制作,一般不宜超过4层,待下层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时,才可以浇注上层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运输。
目前,现场重叠法制作通常采用自然养护,并按设计要求沉桩,由于在沉桩的过程中其压力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土效应,造成临桩上浮,桩身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因此,当采用锤击方法沉桩时,混凝土养护龄期通常不少于28天;采用静力压桩时,即使蒸汽养护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时,还需要自然养护5天以上才能进行压桩。
在现有技术中,预制桩下段在沉桩时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土效应,使其不能顺利压入土层,导致桩身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桩下段在沉桩时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挤土效应,使其不能顺利压入土层,导致桩身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
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包括:混凝土;方形钢筋笼;桩帽,设置在方形钢筋笼的一端,与方形钢筋笼固定连接;桩尖钢筋笼,设置在方形钢筋笼的另一端,与方形钢筋笼固定连接成一体;导向钢筋,设置在桩尖钢筋笼的桩尖顶端。
进一步地,方形钢筋笼包括:若干根预应力主筋,每根预应力主筋的一端固定在桩帽上,另一端穿过桩尖钢筋笼所在的桩身固定在固定端板上;若干根普通主筋,与若干根预应力主筋相间排列,每根普通主筋短于预应力主筋,每根普通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桩帽和固定端板相离;第一箍筋,设置在每根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的外缘,并与所有预应力主筋和普通主筋相连接。
进一步地,方形钢筋笼包括:四根预应力主筋,分别分布在方形钢筋笼的四个顶角。
进一步地,第一箍筋为螺旋方形,其两端分别设置长度不小于160mm的加密区。
进一步地,第一箍筋加密区的螺距不大于80mm,其余部分的螺距为80~150mm。
进一步地,方桩下段还包括:若干根锚固筋,设置在桩帽侧,每根锚固筋的一端固定在桩帽上,每根锚固筋靠近与其相邻的普通主筋。
进一步地,桩帽包括:桩套箍,其横截面为方环形,并与方桩下段的桩身横截面相配合;桩帽端板,其形状与桩套箍相配合,并与桩套箍固定连接,用于固定方形钢筋笼。
进一步地,固定端板和桩帽端板上均设置:若干个预应力主筋穿孔,分别与若干根预应力主筋相对应;若干个预应力主筋锚固孔,用于分别锚固穿过每个预应力主筋穿孔的每根预应力主筋;固定端板上还设置若干个张拉孔。
进一步地,张拉孔与预应力主筋锚固孔为通孔。
进一步地,桩尖钢筋笼为四棱锥型,包括:锥棱主筋;弯折主筋,与桩尖钢筋笼的锥底垂直,并分别与锥棱主筋和方形钢筋笼相连接;第二箍筋,设置在锥棱主筋和弯折主筋的外缘,并与所有锥棱主筋和弯折主筋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桩尖钢筋笼与方形钢筋笼连接,并和导向钢筋配合使用,大大方便了在沉桩过程中将方桩下段桩身顺利压入土层,在沉桩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控制桩位和垂直度,减小了压桩对周围土体的挤土效应,减少邻桩上浮程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桩身混凝土抗裂性能提高70%。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实施例一在张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固定端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实施例二的桩帽端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5是图1中的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的制作方法的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实心方桩下段实施例一在张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固丰管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2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