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228.0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4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花;迟培芳;宋秀芳;丁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花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9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组合式 移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输液架。
背景技术
目前,胃肠手术后常使用的输液架有落地式输液架、轨道式输液架和床旁式输液架等,虽然现已研制出可移动式输液架,但是这些种类的输液架普遍存在当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下地活动或者如厕时,需要护士或者陪护协助推动输液架并手提引流袋,不利于患者自主行动的问题,使用非常不方便。还存在一些患者因为担心陪护者过劳而有意放弃或减少下床活动时间,因而严重影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也不能有效降低病房陪护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解决现有技术使用落地式、轨道式、床旁式或可移动式输液架需要护士或者陪护协助推动输液架并手提引流袋,不利于患者自主活动的问题,还解决了影响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陪护率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包括下立管,下立管内插接连接有伸缩立杆,所述伸缩立杆的上端固定设有输液袋挂钩,所述下立管靠近上端的管壁上固定设有扶手和引流袋挂钩,所述引流袋挂钩设置在扶手的下方;所述伸缩立杆插接入下立管部分通过调节螺栓锁紧,所述调节螺栓固定设在下立管上端的管壁上;所述底座为十字型结构,其底部设有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其有益效果在于,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稳固性好等优点,为胃肠术后患者早期独立下床活动提供了条件,方便患者随时下床活动,既促进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降低了术后肠粘连、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又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降低了陪护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标注:
1.底座;2.立柱;3.下立管;4.伸缩立杆;5.输液袋挂钩;6.扶手;7.引流袋挂钩;8.调节螺栓;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图4,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组合式可移动输液架,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立柱2,所述立柱2包括下立管3,下立管3内插接连接有伸缩立杆4,所述伸缩立杆4的上端固定设有输液袋挂钩5,所述下立管3靠近上端的管壁上固定设有扶手6和引流袋挂钩7,所述引流袋挂钩7设置在扶手6的下方;所述伸缩立杆4插接入下立管3部分通过调节螺栓8锁紧,所述调节螺栓8固定设在下立管3上端的管壁上;所述底座1为十字型结构,其底部设有万向轮9。
输液过程中患者下床活动或如厕时,由护士或陪护协助,将伸缩立杆4调至合适高度,调节调节螺栓8锁紧固定,再将输液袋挂于输液袋挂钩5、引流袋挂于引流袋挂钩7,然后打开万向轮9的脚闸,患者握住扶手6推动输液架就可下床自由活动;输液结束后,由护士或陪护协助拔下伸缩立杆4,此时输液架即变为简易带引流袋挂钩7的手杖,只需将引流袋挂于引流袋挂钩7、打开万向轮9的脚闸,患者握住扶手6即可自由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花,未经张秀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71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