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车试验对中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67519.2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栾朋;胡捷;王琛;李月明;韩刚;刘卫国;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车 试验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整车试验前辅助车辆对准轨道中心点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安全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加强汽车安全的研究,减少我国的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且努力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在进行碰撞试验时,根据汽车车型的不同,试验要求和试验参数也是不一样的。碰撞试验就是模拟汽车由于意外所造成的碰撞,根据模拟得到碰撞后的参数来改造汽车使之更加安全,力争降低车辆碰撞对人体的伤害值,因此,碰撞试验对试验设备以及车辆的要求都很严格。
每次进行试验前,都需要对汽车进行对中调整,即根据牵引轨道的作用,使汽车在轨道中心点上行驶。如果中心点的位置调整不准确,那么在试验中汽车就会发生偏移,很容易造成有效参数得不到保证,也相当于整个试验的报废。目前实现试验前车辆的对中调整都是通过在上下两块铁板之间涂抹润滑油,将试验车辆置于上面铁板的上表面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利用两块板之间的滑动和汽车与上面铁板的摩擦力来调整汽车的位置。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经常涂油,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板与板之间的油体滑动,在调整中经常发生较大的偏移,使得操作困难,且容易造成调整精度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传统对中调整方法调整难度大、调整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改进对中调整装置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整车试验对中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车试验对中调整装置,包括上坡板、表面光滑的调整板、以及位于所述调整板上的移动板;所述上坡板为上表面呈光滑斜坡状的板件,在最高坡度处的侧面与所述调整板连接;所述移动板两侧与所述调整板的边缘之间的上表面上设有横向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 槽中填满高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滚珠;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光滑,上面设有半球体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直径等于待测车辆的轮胎胎纹宽度;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顶面高度等于或者高于所述滚珠的高度。
所述上坡板为三角形柱体;截面三角形的斜边所在面为所述上坡板的上表面。
所述上坡板上等间距地设有横向的减速带。
所述调整板与所述移动板均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调整板的上表面中除与所述上坡板相连的边以外的三条边均向上凸起,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移动板的高度。
所述移动板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整板接触,在横向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调整板的边缘有间距。
所述上坡板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体和转动轴;所述连接体为长方体变体结构,一侧与所述上坡板朝向所述调整板的侧面连接,另一侧的下底面上有一个弧形的第一凹槽,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调整板朝向所述上坡板的侧面的底部,且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横跨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调整板的上表面加固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调整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整车试验对中调整装置在辅助车辆进行对中调整时,在推动车辆的情况下,移动板左右移动即可实现车辆的位置调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滚珠的滚动以及车辆的自重,试验车辆不会发生较大的偏移,相对于传统方法中两块板的滑动调整及由此造成的大量偏移,整个调整过程稳定性好,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调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调整装置的上坡板及其与调整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调整装置调整板的区域放大图。
附图中:1、上坡板;101、三角形柱体;102、第一连接结构;103、减速带;104、第一凹槽;2、调整板;201、转动轴;202、移动板;203、半球体凸起;204、第二凹槽;205、滚珠;206:第三凹槽;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67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试工装
- 下一篇:不饱和树脂钮扣棒料飞刀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