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4710.3 | 申请日: | 2013-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7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备胎 零件 整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形模具,具体的说是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轿车车身的备胎零件几何形状复杂,焊接匹配要求高。在冲压成形的时候,为确保焊接面的配合尺寸要求,往往采用整形工序。但由于整形面拉深过程中起皱严重,整形部位使用时间长,会出现磨损和局部凹陷等缺陷,造成维修成本高,维修的频次高等问题。而且长期的维修造成产品质量波动大,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维护成本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上模压料板和上顶杆,上顶杆设于上模座上部,上模压料板设于上模座下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芯,下模座上连接有顶料机构,下模芯设于下模座上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修边刀块、第二修边刀块、第一整形机构和第二整形机构,第一修边刀块和第二修边刀块分别位于上模压料板的左右两侧,第一整形机构位于下模芯的一侧,呈L形,其一边与下模芯配合连接,另一边与上模座配合连接;第二整形机构位于下模芯的另一侧,呈L形,其一边与下模芯配合连接,另一边与上模座配合连接。
所述的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形机构和第二整形机构为可拆卸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省了一道工序,少了一个冲次,机床和人员节省,生产成本底;上模压料板使用上顶杆结构,方便维修,不需要每次生产前检查或更换压料动力源;上顶杆更新了上模压料板使用弹簧或氮气弹簧的高成本高故障率的传统模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备胎零件的整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6、上模压料板5和上顶杆7,上顶杆7设于上模座6上部,上模压料板5设于上模座6下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1和下模芯3,下模座1上连接有顶料机构8,下模芯3设于下模座1上部,它还包括第一修边刀块4、第二修边刀块9、第一整形机构2和第二整形机构10,第一修边刀块4和第二修边刀块9分别位于上模压料板5的左右两侧,第一整形机构2位于下模芯3的一侧,呈L形,其一边与下模芯3配合连接,另一边与上模座6配合连接;第二整形机构10位于下模芯3的另一侧,呈L形,其一边与下模芯3配合连接,另一边与上模座6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整形机构2和第二整形机构10为可拆卸式结构。
所述的整形模具同时进行了局部修边和整形,将两个工序可完成的部分用一副模具来完成,中间省略了一个冲次。
工作时,压机用额定的压力压下,由上模压料板5将料片压紧,然后由第一修边刀块4和第二修边刀块9做修边动作,最后由第一整形机构2和第二整形机构10做整形动作,一个冲压动作走完,压机升起,顶料机构8顶起零件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朋联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