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法隧道贯通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50501.1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新;刘广仁;李泽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贯通 钢管 片洞门 防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盾构法隧道贯通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结构,涉及隧道和隧道中的排水技术领域。
盾构贯通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用于盾构法隧道贯通时封堵井壁洞门7与隧道管片8之间空隙控制地下水,防止盾构法隧道松散地层贯通时涌水涌砂。适用于砂土层、卵砾石层,地下水丰富渗透性强、高水压、稳定性差的地层水下贯通。涉及盾构法隧道贯通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盾构法隧道在砂层、砂卵石层贯通过程中,因地质改良与洞门防水密封效果差或不起作用,而造成井内涌水涌砂、地面沉降、隧道变形与塌陷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设计一种降低盾构法隧道在砂、卵砾石层贯通风险、减少防水措施、降低成本、风险可控的盾构法隧道贯通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结构如图1-图3所示,由钢管片1、密封圈2、钢管片连接盘3、注浆管4、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隧道管片7与井壁洞门8组成。
在盾构法隧道贯通过程中,当隧道管片7拼装至井壁8洞门内,采用螺栓9连接安装钢管片1、安装密封圈2、钢管片连接盘3,再拼装一环隧道管片,螺栓9将钢管片1、钢管片连接盘3与隧道管片7连接在一起。钢管片1内均匀对称安装4个注浆管4。注浆管4与密封圈2相通;密封圈2安装在钢管片1和钢管片连接盘3之间,在钢管片1与钢管片连接盘3的边缘分别焊接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将密封圈2包在钢管片1、钢管片连接盘3和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之间的一种洞门防水结构。
所述钢管片1的设计结构,是采用与隧道管片1内外径相同安装尺寸,钢管片1与螺栓9与隧道管片7组装连接的形式,通过注浆管4向密封圈2内压注水泥砂浆充填,密封圈2膨胀并推动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张开,推开井壁洞门8与钢管片1空隙之间的泥砂,隧道管片7与井壁8洞门之间空隙被膨胀后的密封圈2挤压封闭形成封水环的一种防水设计结构。
所述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的结构是一头弯曲的梯形三层弹簧钢板,采用变 截面弹性设计结构。
盾构法隧道贯通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钢管片1与钢板刷Ⅰ5、钢板刷Ⅱ6的连接为:钢板刷Ⅰ5的弯曲部分与钢管片1下端焊接,钢板刷Ⅱ6的弯曲部分与钢管片连接盘3的下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原理设计,盾构法隧道在盾构机水下贯通进入接收井,盾构机尾盾进入接收井洞门8内(测量计算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的拼装位置应处在井壁洞门内),在尾盾内拼装钢管片1、密封圈2与隧道管片7采用螺栓相连接,再安装一环管片,盾构机推进至尾盾端部在洞门保留10—20cm时,通过注浆管4向钢管片1密封圈2内压注水泥砂浆,注入量按隧道管片与井壁洞门之间的空隙计算,使密封圈2膨胀推动钢板刷5、6向外二侧翻出推挤出周边的泥砂,密封圈2完全封闭隧道管片7与井壁洞门8空隙,同时也将地下水向外渗流通道封堵。再通过井壁预埋注浆管路与隧道管片注浆孔压注双液浆充填空隙,防止注浆外流充填洞门地层与隧道之间的间隙。通过隧道管片7探水检查达到充填封水效果,井内排水后将盾构机与隧道分离拆除。
本实用新型钢管片洞门防水密封,有效地控制地下水防止井内涌砂涌砂、地面下沉隧道塌陷施工安全风险,省略地改防水措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解决了盾法隧道在砂卵砾层贯通施工风险问题,是一种新型实用洞门防水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管片密封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钢管片密封压力灌浆封水效果图;
图4为钢板刷外形结构图;
图5为图4的B-B剖面图;
图6为钢板刷5与钢管片1组结构装图;
图7为图6中C向图;
其中1—钢管片 2—密封圈
3—钢管片连接盘 4—注浆管
5—钢板刷Ⅰ 6—钢板刷Ⅱ
7—隧道管片 8—井壁洞门
9—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50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斜巷人员运输系统的伸缩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