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感应器及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6101.3 | 申请日: | 201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8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毅中;徐国书;黄邦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器 面板 | ||
1.一种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导电元件;
一第二导电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结晶氧化铟锡薄膜;以及
一介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的介电常数值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的厚度范围为大于或等于0.05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结晶氧化铟锡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第一轴向电极及复数导电单元,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电接线,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导电单元彼此相互绝缘,所述电接线电性连接两相邻的所述导电单元,以形成复数第二轴向电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电接线,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第一轴向电极及复数导电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导电单元彼此相互绝缘,所述电接线电性连接两相邻的所述导电单元,以形成复数第二轴向电极。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由复数绝缘块组成,所述绝缘块对应设置于所述电接线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之间,以电性绝缘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且于所述电接线与所述导电单元连接处设置相应穿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第一轴向电极,所述第一轴向电极相互绝缘,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第二轴向电极,所述第二轴向电极相互绝缘,其中所述介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之间,以电性绝缘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及/或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在温度为大于或等于160摄氏度的环境中溅镀成膜的结晶氧化铟锡薄膜。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感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材料为氮化硅、三氧化二铝、铪硅氧化物、三氧化二钇、氧化钽、氧化锆、二氧化铪、镧铝氧化物、二氧化钛中的一种。
12.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触控感应器,包含一第一导电元件;一第二导电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结晶氧化铟锡薄膜;以及一介电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
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元件设于所述基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的介电常数值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80。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的厚度范围为大于等于0.05微米,且小于等于1微米。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结晶氧化铟锡薄膜。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包含复数 第一轴向电极及复数导电单元,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包含复数电接线,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电极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导电单元彼此相互绝缘,所述电接线电性连接两相邻的所述导电单元,以形成复数第二轴向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由复数绝缘块组成,所述绝缘块对应设置于所述电接线与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之间,以电性绝缘所述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且于所述电接线与所述导电单元连接处设置相应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61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