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机电温控隔爆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1740.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姜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传成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温控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井下使用的设备,是一种矿用隔爆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矿用隔爆充电机经过近几年的使用效果较好,各种技术性能均有所提高。然而,由于这种设备是在矿井内使用,所以对其防爆、承压、耐腐蚀等性能要求非常高。现有的功率在600-1100KVA的矿用隔爆充电机在使用中发现仍存在某些不足:由于变压器与电路控制器件均安装在壳体内,变压器在工作中的温度一般在90℃左右,在低温或者过热过程中均会出现故障。长期使用过程中,设备自身释放热量,导致壳体内温度增加,如果散热不及时,导致控制器件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工作,易出现故障,导致寿命降低,使停机检修量增加,给生产带来不便;如果安装散热设备,散热设备连续工作情况下,会导致壳体内温度降低,低温条件下变压器工作效率会降低,无法满足充电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机电温控隔爆充电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矿用机电温控隔爆充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变压器和控制器,变压器底端安装移动轮,变压器底端外侧安装变压器固定架,固定架采用螺栓与壳体底端固定,壳体外侧安装维修门,壳体前侧也安装维修门,壳体的上端外壁安装控制室,控制室侧壁上开设仪表观察孔,控制室内安装隔板,隔板上部安装一次接线端子,隔板上、一次接线端子下方安装控线接线端子,维修门上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上安装散热风扇,维修门内侧安装散热片,散热片与散热风扇对应,维修门内侧安装测温仪。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片上的导热翅片的侧边为波浪形。所述的壳体内安装分隔板,分隔板将壳体分成左右两个腔室,壳体的左腔室内安装变压器,壳体的右腔室内安装控制器。所述的维修门是拱形门或者矩形门。控制室上端分别安装接线腔盖和仪表腔盖,接线腔盖和仪表腔盖均采用螺栓与控制室连接。控制器底部外侧安装控制器支撑架,控制器支撑架沿控制器底端外周均布。控制室侧壁上依次开设大型电缆引入室、第一小型电缆引入室、第二小型电缆引入室和第三小型电缆引入室。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测温仪对壳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施监控,温度过高时启动时散热风扇进行降温;温度过低时关闭散热风扇,通过自身工作发出的热量提高壳体内温度,保证温度适中;即不会因过热引起控制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因低温影响变压器工作效率降低。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维修门 2壳体 3测温仪 4散热片 5支撑架 6控制器 7导热翅片 8通风孔 9移动轮 10散热风扇 11右腔室 12仪表观察孔 13左腔室 14分隔板 15仪表观察孔 16固定架 17变压器 18控线接线端子 19隔板 20一次接线端子 21控制室 22大型电缆引入室 23第一小型电缆引入室 24第二小型电缆引入室 25第三小型电缆引入室 26接线腔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传成,未经姜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1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