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合定位式均温板鳍片整合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40169.0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何信威;张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式均温板鳍片 整合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模块,尤指一种其散热鳍片与弯曲式均温板的组合状态是通过夹合式定位部实现定位的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现有复合式散热模块如图1所示,通常由数个成对配置的U形热管10与数个堆栈式的散热鳍片20搭配一基座30所组合构成,其中该U形热管10分成立向延伸的冷却区段103以及横置向的蒸发区段105,冷却区段103逐一穿组过各散热鳍片20所预设的圆孔21,并施以焊接固定,蒸发区段105与冷却区段103之间则通过双曲向弯曲部位107相衔接,且以此令不同U形热管10的蒸发区段105能够朝基座30的中央区域靠拢,以利于与同一发热源(如CPU,此部份图面省略绘示)抵靠接触达到其散热功能。
上段所述现有散热模块在市面上虽沿用已久,但于实际应用上仍旧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前述现有散热模块的U形热管10与散热鳍片20之间通常是通过锡料焊接结合固定,此过程中由于锡料成本昂贵,再加上必须通过加热炉具的工序方能令锡料达成焊接结合固定状态,因此存在制造成本难以降低且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与缺弊;再者,其U形热管10的弯曲部位在制程上更是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这是因为U形热管10的蒸发区段105与冷却区段103之间是以一种双曲向弯曲部位107相衔接,其并非一般简单的弯曲形状,在制造时必须通过两道弯曲工序方可达成,且其成对配置的U型热管10所形成的四个立向延伸的冷却区段103,其顶端必须达到相当垂直的精准度才能供后续的散热鳍片20顺畅组合,然而,所述冷却区段103的顶端往往会因为该双曲向弯曲部位107在两道弯曲工序中所累积的误差过大而不易达到预期的垂直精准度,如此造成不良率过高、徒增成本而不符较佳产业经济效益的问题与缺弊。
最后,目前虽然已有业界尝试采用热板取代热管作为复合式散热模块的真空导热组件,然而,往往因为热板经弯曲之后所产生的形变问题严重而不可实现,此部份也是本创作所欲针对探讨突破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为用户所企盼,亦为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合定位式均温板鳍片整合模块,其目的主要针对现有复合式散热模块仍旧存在制造成本难以降低、生产效率无法提升以及不良率过高、徒增成本等问题与缺弊加以改进突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夹合定位式均温板鳍片整合模块,包括:
一弯曲式均温板,呈中空板壳体形态而具有封闭状且抽真空状态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中并设有工作液以及毛细组织,且该弯曲式均温板沿其周侧具有一周边压合部;又该弯曲式均温板具有至少一弯曲部位,并以该弯曲部位为界区分成横置向的一蒸发区段以及立置向的一冷却区段;
至少一间隔压合缘部,形成于弯曲式均温板的周边压合部范围内呈长形延伸形态,通过该间隔压合缘部的设置,相对将弯曲式均温板的内部空间区隔成数个间隔单元空间的形态;又各间隔压合缘部的末端与弯曲式均温板周边压合部之间呈错向且平面状相衔接关系;
至少二散热鳍片,为具有散热作用的板片体形态,各散热鳍片均设有长形穿套孔以供穿套组合于弯曲式均温板的冷却区段,构成各散热鳍片之间呈迭置状态;
夹合式定位部,设于散热鳍片所设长形穿套孔的相对二侧孔壁,包括呈间隔配置的数个第一侧夹持折缘部以及第二侧夹持折缘部,所述第一侧夹持折缘部与第二侧夹持折缘部的位置互成错开配置形态;且其中,该第一侧夹持折缘部对位抵压于弯曲式均温板的间隔压合缘部,第二侧夹持折缘部则相对抵压于弯曲式均温板的另一侧;
一基座,组设于弯曲式均温板的蒸发区段相对应位置处,该基座具有组装定位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可利用该第一、第二侧夹持折缘部的相对错置式夹持作用力,令散热鳍片套组于弯曲式均温板的状态获得一种夹合定位式、免焊接而组立方便且兼具较佳导热效率的组合效果
2.上述方案中,各散热鳍片的周边并设有间距限位折缘,以对相临散热鳍片之间的间距产生支撑限位效果。
3.上述方案中,所述弯曲式均温板的蒸发区段设有平面部;又所述间隔压合缘部的延伸形态涵盖范围,为自冷却区段越过弯曲部位在延伸至蒸发区段的局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0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单“U”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地埋管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器热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