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叠加管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9903.1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帆影;夏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2 | 分类号: | F16L3/22;F16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叠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线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叠加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各种装置的不断增多,导致底盘车架上必须布置大量管路,这给管路布置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特别在有的地方管子必须避让大型机构不得不更改管路走向时。而对于密集的管路布置,通常采用双联管夹或者多联管夹,实现管路的多层布置,现有技术中的双联管夹或者多联管夹,每层的夹持部均在同一个平面内,因此,对于现实的使用,存在布线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叠加管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叠加管夹,一端为夹口,另一端为底部,所述夹口的上下夹片均向内部凹陷,形成弹性夹持部,所述底部外端为圆弧端。
所述夹口与底部之间设有与待夹持的管路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所述底部的圆弧形外端与多联管夹的夹持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此管夹可以叠加在普通的双联管夹及多联管夹上,使管路不需要拘泥于普通多联管夹必须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的要求,使管路布置更灵活,不仅使多联管夹在纵向上可以使管子上下分开来布置,在横向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而离开原管夹一定距离布置,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多联管夹联用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使用效果图;
图5为多个叠加管夹叠加实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
一种新型叠加管夹5,一端为夹口1,另一端为底部2,所述夹口1的上下夹片均向内部凹陷,形成弹性夹持部,所述底部2外端为圆弧端。
所述夹口1与底部2之间设有与待夹持的管路相匹配的圆弧形凹槽3,所述底部2的圆弧形外端与多联管夹4的夹持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简述如下:
普通的多联管夹或双联管夹,如图3所示,多联管夹4中,各层的夹持部使得待夹持的各个管路基本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将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叠加管夹5的底部插入多联管夹4的夹持部,用本实用新型管夹的夹口1作为新的夹持部,与多联管夹的其他夹持部配合将管路6夹持,用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叠加管夹5与现有技术中的双联管夹或多联管夹配合使用,可使夹口1伸出原有的夹持部一段距离,实现如图4所示的各管路6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夹持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多个管路必须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缺陷。
更进一步,如图5所示,可采用多个叠加管夹5依次叠加夹持,即一个叠加管夹的底部2伸入下一个叠加管夹2的夹口内被夹口夹住,这样依次叠加夹持,可使得夹口1伸出原有的夹持部更长的距离,经过实际验证,一共可叠加4-5个单管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99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空气自动排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凸轮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