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振动噪声的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32936.3 | 申请日: | 2013-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沈传亮;韩也;宋学伟;王大学;安孝文;朱宁欣;姚浩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2N2/1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身 结构 振动 噪声 抑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抑振装转置。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提高汽车的节能环保水平是目前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面临的重要课题。汽车轻量化是减少燃油消耗、实现节能环保最为直接的方法,然而轻量化带来的问题就是车身用料不足,导致车身刚度降低,车内噪声环境恶化,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目前结构振动控制方法中, 多采用较大阻尼比的材料,利用隔声、隔振技术,或者重新进行结构设计来控制噪声,结果往往与汽车轻量化的目标相矛盾,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抑振效果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结构振动噪声的抑制装置,以解决目前抑振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在汽车车身结构表面的车门区域、发动机罩区域、车顶棚区域、行李舱盖区域、翼子板区域分别布置四个~八个压电器件,所述的压电器件结构是压电陶瓷元件与压电聚合物元件相互粘接、其中的压电聚合物元件与车身结构内表面粘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压电元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新颖,具有可控性强、控制效果好等特点,以较小的附加质量实现更好的抑振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电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汽车车身结构表面1的车门区域、发动机罩区域、车顶棚区域、行李舱盖区域、翼子板区域分别布置四个~八个压电器件3,所述的压电器件结构是压电陶瓷元件301与压电聚合物元件302相互粘接、其中的压电聚合物元件与车身结构内表面粘接,控制器2通过导线与压电元件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控制器功能是:通过耗散电路或者电能回收电路将压电元件产生的电能进行能量耗散或回收:利用并联或串联的电阻‑电感电路将压电元件由振动而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焦耳热的方式进行能量耗散,实现结构抑振;利用电能回收电路将压电元件由振动而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利用回收存储的电能对车载电路器件进行供电,实现能量回收利用,控制器结构属于压电领域常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32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窗墙体
- 下一篇:压缩空气泡沫比例混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