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纳米材料薄层的沥青针入度试验盛样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1027.X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关泊;黄凌辉;李洁;郝培文;汪托;郭重霄;彭子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纳米 材料 薄层 沥青 针入度 试验 盛样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用材料的试验仪器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采用纳米材料薄层的沥青针入度试验盛样皿。
背景技术
沥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的路用原材料,其性能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在我国相关规范采用针入度值进行沥青标号的分级,沥青标号是根据沥青针入度的大小划定范围,针入度试验以其对试验设备要求不高、简便易行的特点在我国的道路工程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众所周知,沥青是一种粘附性很强的材料,在常温下金属表面粘附的沥青若不加热并且采用沥青溶剂如三氯乙烯、煤油等,一般均很难清除,这无疑给针入度试验结束后的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清洗针入度盛样皿时通常采用的将盛样皿置于电炉上加热的方法尽管可较快的达到目的,然而试验人员容易被烫伤手,这对于试验人员的安全也是一种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纳米材料薄层的沥青针入度试验盛样皿,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易于清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采用纳米材料薄层的沥青针入度试验盛样皿,包括金属盛样皿,所述金属盛样皿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有密封的真空隔热层,真空隔热层为真空;所述金属盛样皿的内壁镀有一层纳米材料薄层。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材料薄层厚度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隔热层的厚度为3mm~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构造简单、经久耐用、易于清洗。
(2)能有效地帮助试验人员进行试验,能有效提升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采用纳米材料薄层的沥青针入度试验盛样皿,包括金属盛样皿1,所述金属盛样皿1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和内壁之间有密封的真空隔热层3,真空隔热层为真空;所述金属盛样皿1的内壁镀有一层纳米材料薄层2。
所述纳米材料薄层2采用低表面能涂层,如氟树脂、聚硅氧烷树脂或纳米结构,如二元协同纳米界面材料。纳米材料薄层2厚度为0.5mm。
所述真空隔热层3的厚度为3mm~10mm。
所述金属盛样皿1的外壁材料可采用不锈钢、黄铜等金属材料。
纳米材料薄层2具有极强的疏油性,同时该材料可以耐300℃的高温,因此该纳米材料薄层不会粘附沥青,同时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同时金属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隔热层,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的传递,试验人员在试验时不会烫伤手。
实施例1:
金属盛样皿1为内径为55mm的圆柱形,金属盛样皿1内部高度为35mm。该实施例适用于作为0~200针入度的沥青盛样皿。
实施例2:
金属盛样皿1为内径为70mm的圆柱形,金属盛样皿1内部高度为45mm。该实施例适用于作为针入度200~350针入度的沥青盛样皿。
使用本发明进行针入度试验的实施步骤如下:
1、按照规范要求浇筑沥青针入度盛样皿;
2、待保温结束后,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试验;
3、实验结束后,由于纳米材料薄层2具有极强的疏油性,因此沥青不会粘附在金属盛样皿1的内壁上,只需用玻璃棒或镊子等器具即可将盛样皿中的沥青清除;
4、擦净盛样皿内壁的水,即可进行进行下一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1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扫描仪进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盲文按钮的紧急呼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