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槽插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20363.2 | 申请日: | 2013-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明;范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10 | 分类号: | H02K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插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槽插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绝缘纸材料为PET,PET材料的绝缘性好、塑性好、韧性好,随着社会发展和工业要求的提高,对电机的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电机的绝缘性能,为了更好的提高现有电机的绝缘性能,现阶段改用绝缘性能比PET材料更好的PEN材料,虽然PEN材料绝缘性能好,但在常温时PEN材料的塑性韧性差,在机台工作时,会出现将绝缘槽挤破或打裂的现象,严重影响品质;此外,现绝缘槽的切割工艺是:绝缘纸通过移动切刀和固定切刀刃口平行切割,在对绝缘纸进行裁剪时形成挤压应力,这样使绝缘纸的断边会出现分层、毛刺、碎屑,从而影响电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PEN材料作为绝缘纸后不会出现将绝缘槽挤破、打裂的现象以及PEN材料的断边不会出现分层、毛刺、碎屑现象的绝缘槽插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绝缘槽插入机,用于将PEN材料的绝缘纸插入铁芯的绝缘槽内,所述绝缘槽插入机包括基座、折角治具、切割部、压入部,所述折角治具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所述压入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一端,所述切割部设置在基座与压入部之间,所述绝缘纸依次经过所述基座、折角治具、切割部、压入部,所述切割部包括固定切刀、移动切刀,所述固定切刀与移动切刀交叉设置,所述固定切刀的刃口与移动切刀的刃口对应且形成夹角,所述绝缘纸位于所述夹角内,所述移动切刀能沿所述绝缘纸移动,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压入部包括压刀、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与压刀连接,所述压刀对准所述绝缘槽,所述压刀能嵌入所述绝缘槽内,所述绝缘纸位于所述压刀与绝缘槽之间。
优选地,所述折角治具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折角治具分别设置在绝缘纸的相对两边。
优选地,每个所述折角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面向所述绝缘纸的一边,所述治具本体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覆盖所述凹槽的上部,远离所述切割部的凹槽的一端为入口端,靠近所述切割部的凹槽的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入口端的凹槽的深度到所述出口端的凹槽的深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治具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其一,在基座的上端设置有加热板,使得经过基座的PEN材料的绝缘纸受到加热板的热量,解决了在常温时PEN材料的塑性韧性差的问题;其二,固定切刀的刃口与移动切刀的刃口对应且形成夹角,绝缘纸位于夹角内,移动切刀能沿绝缘纸移动,将原本的线切割方式改为了点切割方式,这样使得PEN材料的绝缘纸受剪应力,使得该绝缘纸的断边没有分层,毛刺,碎屑,以免影响电机品质;其三,在绝缘纸经过切割部之前通过折角治具先对绝缘纸的两边进行翻折角,这样即使单位时间变形量过大,切割后,PEN材料的绝缘纸也不会产生绝缘槽打裂、分层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切刀与移动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面图;
图6为图4中B-B处的剖面图;
图7为图4中C-C处的剖面图;
图8为图4中D-D处的剖面图;
图9为图4的右视图;
图10为图4的左视图。
图中:
1-绝缘槽;2-固定切刀;21-刃口;3-移动切刀;31-刃口;4-折角治具;5-加热板;6-基座;7-绝缘纸;8-折角;9-压刀;10-挡板;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爱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20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