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7200.9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6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加毅;黄英龄;陈旭波;颜景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黄晓庆 |
地址: | 51065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试验 辐照 强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照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红外加热技术被作为常规的加热手段,使用在各种加热的应用中。汽车内饰件的热老化试验的局部加热也不例外。一般的检测机构都是采用红外加热技术实现汽车内饰件热老化试验的局部加热。
一般的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和系统,其实现方式是用温控通断器监控被测部件表面温度,控制红外灯的通断,即红外灯通路亮,持续加热,红外灯断路灭,停止加热的方式使得将被测部件表面温度稳定在检测要求的温度点上。这种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通过温控通断器来控制温度,通断过程使得部分光源直接从打开到关闭,无法实现光辐照的连续性,容易造成控制温度的波动度比较大,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光辐照实验环境。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无法容易造成控制温度的波动度比较大,从而不能形成良好光辐照实验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光辐照连续性好,控制温度波动较小的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一种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根据输入的光辐照强度最高值和试验时间,生成以光辐照强度最高值为峰值、试验时间为时间轴的标准光辐照强度的正弦曲线;
接收实时测量得到的光辐照强度的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实时光辐照强度值;
将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与所述正弦曲线相应时间点的标准光辐照强度值比较,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大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减小输入至光源的电流,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小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增加输入至光源的电流。
一种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系统,包括标准光辐照强度录入单元、实时光辐照强度获取单元和电流控制处理单元;
所述标准光辐照强度录入单元用于根据输入的光辐照强度最高值和试验时间,生成以光辐照强度最高值为峰值、试验时间为时间轴的标准光辐照强度的正弦曲线;
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获取单元用于接收实时测量得到的光辐照强度的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实时光辐照强度值;
所述电流控制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与所述正弦曲线相应时间点的标准光辐照强度值比较,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大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减小输入至光源的电流,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小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增加输入至光源的电流。
上述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和系统,根据输入的光辐照强度最高值和试验时间,生成所需模拟的光辐照强度曲线,再将测量得到的实时实时光辐照强度值与所述正弦曲线相应时间点的标准光辐照强度值比较,通过控制输入至光源的电流的大小对光辐照强度进行实时调节,通过电流的小幅度变化,使得光辐照强度接近或达到所需模拟的光辐照强度,实现光辐照的连续性,进一步使得控制温度波动较小,能够更加平滑的模拟光辐照试验环境,从而形成良好的光辐照实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系统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模块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热老化试验的光辐照强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10,根据输入的光辐照强度最高值和试验时间,生成以光辐照强度最高值为峰值、试验时间为时间轴的标准光辐照强度的正弦曲线;
步骤S120,接收实时测量得到的光辐照强度的电信号,根据所述电信号获取实时光辐照强度值;
步骤S130,将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与所述正弦曲线相应时间点的标准光辐照强度值比较,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大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减小输入至光源的电流,若所述实时光辐照强度值小于标准光辐照强度值,则控制增加输入至光源的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47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螺杆推进热裂解设备
- 下一篇:四甲基氢氧化铵提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