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防雷装置及避雷防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32812.0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攀亮;董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0 | 分类号: | H01T19/00;H05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 防雷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避雷防雷装置及避雷防雷方法。
背景技术
雷击所造成的灾害事故时有发生,雷击导致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引起火灾爆炸,时刻危害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如何有效避免雷电的损害十分重要。
目前,针对雷击产生的危害,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安装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等接闪器,进行接闪,然后将雷电流引至大地,避免雷击建筑物等设施造成的危害事故。雷电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空中带电的雷云由于静电感应在地面的物体上感应产生与雷云中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随着空间雷云产生电场的增强,雷云对地产生向下的下行先导,而地面上物体则会产生向上的上行先导,当上行先导与下行先导之间距离足够小,则会发生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现象。在地面设施上安装接闪器,如避雷针,就是利用其高度和引下线、良好的接地等条件,使其产生的上行先导以较地面其它上行先导提前与雷云产生的下行先导相遇,将雷击引到接闪器上,避免周围设施遭受雷击。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往往不能满足实际要求,为了取得更大的保护范围,则必须加高避雷针,或者加装更多的避雷针,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加高避雷针还是增加更多避雷针,都受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要加高避雷针或者加装更多的避雷针就可增大保护范围的避雷防雷装置。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不需要加高避雷针或者加装更多的避雷针就可增大保护范围的避雷防雷方法。
一种避雷防雷装置,包括引雷设备、场强感应设备及电磁波定向发射器,引雷设备与场强感应设备电性连接,场强感应设备还与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电性连接。引雷设备用于接收雷雨云层中的雷电荷,并将雷电荷引入大地;场强感应设备用于感应大气的电场的强度,并产生对应的场强值,并在判断出场强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场强值时,输出启动信号给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用于响应启动信号,开始向雷雨云层发射定向电磁波,以将雷电引至引雷设备。
一种避雷防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引雷设备所在区域设置场强感应设备及电磁波定向发射器;
利用场强感应设备感应大气的电场的强度,并产生对应的场强值;
利用场强感应设备判断场强值是否大于预设的基准场强值;
在判断出场强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场强值时,输出启动信号给电磁波定向发射器;
电磁波定向发射器响应启动信号,开始向雷雨云层发射定向电磁波,以将雷电引至引雷设备。
上述避雷防雷装置及避雷防雷方法,场强感应设备用于感应大气的电场的强度,并产生对应的场强值,并在判断出场强值大于预设的基准场强值时,输出启动信号给电磁波定向发射器,电磁波定向发射器响应启动信号开始向雷雨云层发射定向电磁波,利用该定向电磁波激励上行先导,使其较普通引雷设备更易产生上行先导,且发展得更快,也使得从雷雨云朝向激励电磁波发射源的方向发展的下行先导更容易形成和发展,从而诱导雷电流在引雷设备上形成放电,以减少雷电击中人或其它物体的可能性;与同等高度的普通避雷针相比,本发明的避雷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增大,甚至可以保护比其更高的物体,有效解决了避雷针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且大大避免了由于增加避雷针高度或增加避雷针数量所导致的金属材料的大量使用和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避雷防雷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避雷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避雷防雷方法流程图。
图中:避雷防雷装置10、引雷设备20、防雷器21、第一金属圆形件210、环形凸缘2100、电磁波通过孔2101、第二金属圆形件211、环形凸缘2110、引流金属支撑杆22、泄流器23、泄流金属支撑杆230、泄流金属壳体231、支撑座232、场强感应设备30、数据处理设备31、场强感应探头32、电磁波定向发射器40、供电设备50、太阳能电池组件51、蓄电池52、避雷防雷方法步骤S300~S30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避雷防雷装置10,包括引雷设备20、场强感应设备30及电磁波定向发射器40,引雷设备20与场强感应设备30电性连接,场强感应设备30还与电磁波定向发射器40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银川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328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