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6621.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平;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隆达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5/04 | 分类号: | C07D265/04;C07D263/04;C07D26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24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氰酸 生产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以CO2、O2和焦炭生产CO,再以CO和氯气生产光气,再将光气和一甲胺合成甲氨基甲酰氯;
(2)甲氨基甲酰氯合成后送至混液槽中加入溶剂进行混合,甲氨基甲酰氯与氯仿混合液中带有少量甲氨盐酸盐固体渣,通过加装丝网填料和350目滤布两级过滤的过滤器,连续过滤除渣后送至分解器;
(3)步骤(2)中过滤后的甲氨基甲酰氯与氯仿混合液在分解器中进行分解反应得到甲基异氰酸酯,将甲基异氰酸酯溶解后进入除渣提纯生产系统:通过蒸渣釜进行第一级滤除固体渣;分解后的生成物再进行气液分离并冷凝,收集含有甲基异氰酸酯和固体渣的固液混合物,再将固液混合物送至粗酯塔中进行分离,固液混合物中的高沸点固体渣经过回流总管送至蒸渣釜中进行第二级滤除固体渣,进一步除去固液混合物内的固态杂质,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甲基异氰酸酯混合物;
(4)将步骤(2)中经过两级滤渣处理的甲基异氰酸酯混合物依次送至粗酯塔和精酯塔中进行蒸馏,提纯后得甲基异氰酸酯;
(5)上述步骤(1)至(4)中产生的尾气先用风机导流然后进入四级尾气吸收装置串联吸收,并回收副产物氯化氢后达标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光气和一甲胺的投料质量比为3~3.5:1;光气和一甲胺合成反应的温度为250~2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控制分解器中的温度为120~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气液分离器将分解反应系统中高沸点物质引到蒸渣釜,疏导物料循环中产生的含有固态渣的液态物料直接进入蒸渣釜中,在收集到1800~2000L时,开通蒸汽对蒸渣釜加热物料至115~120℃蒸发液态物料重新进入混液槽,固态渣留在蒸渣釜内,积累到1450~1500L时拆开蒸渣釜除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尾气通过四级尾气吸收装置串联吸收是指:将步骤(1)中酰氯合成工序尾气通过降膜吸收塔用水循环吸收HCl后进入两级光气破坏塔,加水破坏光气和进一步吸收HCl后,再进入尾气水吸收塔吸收后放空;步骤(3)中的分解反应产生的尾气通过降膜吸收塔吸收后进入两级水吸收塔吸收HCl后放空。
6.一种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设备,包括混液槽、混液高位槽、分解器、汽液分离器、分解冷凝器、集液罐、粗酯塔、粗酯冷凝器、精酯塔、精酯冷凝器、异酯中间罐、液封罐和尾气吸收装置;所述混液槽通过管道与混液高位槽连接,低位槽通过管道与混液槽连接;混液高位槽与分解器连接,分解器与汽液分离器连接,汽液分解器与分解冷凝器连接,分解冷凝器与集液罐连接,集液罐与粗酯塔连接;粗酯塔与粗酯冷凝器连接,粗酯冷凝器与精酯塔连接,精酯塔与精致冷凝器连接,精致冷凝器分别与异酯中间罐和液封罐连接,异酯中间塔与液封罐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渣釜,所述尾气吸收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尾气捕集罐、冰冷器、深冷器和尾气吸收塔;所述蒸渣釜通过带有输送泵的管道与分解器连接,蒸渣釜还通过带有输送泵的回流总管与粗酯塔连接;分解冷凝器还与尾气捕集罐连接;尾气捕集罐还与低位槽连接;液封罐和粗酯冷凝器还均与尾气吸收塔连接。
7.根据要求6所述的甲基异氰酸酯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吸收塔包括降膜吸收塔、两级光气破坏塔和水吸收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隆达集团公司,未经沙隆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66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