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9712.6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汪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6 | 分类号: | H01G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安装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属于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薄膜电容器主要由薄膜芯子、引出端子和包裹固定薄膜芯子和引出端子的外壳构成,薄膜芯子卷制成圆柱形,引出端子一端朝外连接外部电路,引出端子的另一端连接薄膜芯子的正、负极。上述结构的薄膜电容器在安装时通常采用的焊接的方式将引出端子固定到电路中,但是焊接的作业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焊接不牢的情况,致使电连接性能不可靠,此外焊接的方式机械连接性能不够稳固。引出端子在作业过程中受到较大外力的破坏作用时会发生脱落或折断,且为了避免引出端子之间的空气被击穿,还需要在引出端子外包裹绝缘套,不仅增加了薄膜电容器的加工成本,而且增加了薄膜电容器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安装到电路中后具有电连接性能可靠,机械连接性能稳固,且安装便捷的优点,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包括:
一由薄膜卷绕成桶状的薄膜芯子,所述薄膜芯子包括位于所述薄膜芯子外侧的滚面,和分别位于所述薄膜芯子上、下端的上环面和下环面,以及位于所述薄膜芯子内侧的中空部,所述薄膜芯子的下环面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薄膜芯子正、负极电连接的电极;
一包裹所述薄膜芯子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薄膜芯子的上环面上方的顶壁和位于所述薄膜芯子的滚面外侧的侧壁;
一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薄膜芯子下方的导电盖板,所述导电盖板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设置有两个导电体,两个所述导电体上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电极,两个所述导电体下端分别与正、负电路电连接;
一与所述外壳连接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端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安装柱下端设置有螺纹以固设于安装基板上。
所述正、负电路和安装基板均为配合所述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使用的外部安装结构。本文所述的上、下均指后文附图1所示结构中的上、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盖板为圆饼状,两个所述导电体均为与所述导电盖板同轴的环形,且两个所述导电体通过直径的差异错位分布。
所述通过直径的差异错位分布是指两个所述导电体直径不同,且大直径的导电体内径大于所述小直径的导电体外径,且两个所述导电体同轴共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壳的侧壁下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导电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壳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卡槽的内径,所述导电盖板的边缘位于所述卡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卡槽内设置有O形圈一,且所述O形圈一位于所述导电盖板的上方,所述O形圈一的外径小于所述卡槽的内径,且所述O形圈一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壳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盖板的圆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安装柱位于所述薄膜芯子的中空部且下端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安装柱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导电盖板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盖板与所述限位台阶之间还设置有O形圈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柱的上端位于所述外壳的顶壁下方,且所述顶壁的底面和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弹性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壁的底面和所述安装柱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放置所述弹性快的限位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安装时,在需要安装薄膜电容器的设备或电路中预设螺孔,并在螺孔外侧设置有正、负电路的接触头,只需要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拧上即可完成安装,电气连接性能可靠,机械连接性能稳固。此外,本发明的导电盖板不仅具有机械封装效果,还具有了现有技术中引出端子绝缘套的作用,因此减少了薄膜电容器的制作组件,提高了薄膜电容器生产加工效率,并且减小了薄膜电容器的体积,有利于节省制作材料成本和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的薄膜芯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快捷安装的薄膜电容器的导电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9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子驱虫器
- 下一篇:便于安装的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