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7579.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寅华;袁国庆;王晋刚;杨知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式 城市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有机结合的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城市交通资源日益紧缺,空气质量逐步恶化,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快捷、环保交通的渴望。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特有的行业优势,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同时,快速高效,节能环保,能够满足低碳经济目标,且安全性高,受到各大城市交通规划的青睐。
城市公路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高架公路是缓解交通压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高架城轨系统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交通形式。公路交通和城轨交通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存在形式,在规划、施工、运营过程中自成体系,难以做到统筹规划。目前,高架公路单纯的行使公路车辆,高架轨道单纯的运行轨道车辆,在城市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今天,独立地发展公路交通和城轨交通,成本高、空间利用率差、缓解交通压力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
它将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化提高交通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包括地面公路,所述地面公路
上方通过支撑桥墩架设有高架桥面,所述高架桥面上表面为桥面公路,高架桥面下表面铺设有悬挂式轨道,所述悬挂式轨道上配合设置有悬挂式车辆。
上述支撑桥墩设置在高架桥面的中间下方,支撑桥墩和高架桥面的组合体横截面为T形,所述悬挂式轨道铺设在支撑桥墩两侧的高架桥面下表面。
上述支撑桥墩设置在高架桥面的两侧下方,支撑桥墩和高架桥面的组合体横截面为n形,所述悬挂式轨道铺设在两个支撑桥墩之间的高架桥面下表面。
上述支撑桥墩设置在高架桥面的两侧和中间下方,支撑桥墩和高架桥面的组合体横截面为m形,所述悬挂式轨道铺设在三个支撑桥墩之间的高架桥面下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提高城市交通运能;在同样的空间内,形成“两层公路、一层轻轨”的交通模式,最大化提高交通空间利用率。2.降低施工成本;将公路高架和轨道高架结合在一起,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单独建造高架公路、高架轨道相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3.缩短施工时间;该交通系统与单独建造公路、轨道高架相比,更易于统筹规划、综合施工,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对人们出行的不利影响。4.节能环保;悬挂式轨道交通的应用,低能耗、无排放、低噪声,可大大减少城市空气、噪声等污染源。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面公路,2支撑桥墩,3高架桥面,4悬挂式车辆,5悬挂式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高架式城市交通系统将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有机
结合在一起。包括地面公路1,地面公路1上方通过支撑桥墩2架设有高架桥面3,高架桥面3上表面为桥面公路,高架桥面3下表面铺设有悬挂式轨道5,悬挂式轨道5上配合设置有悬挂式车辆4。高架桥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桥体。支撑桥墩2设置在高架桥面3的中间下方,支撑桥墩2和高架桥面3的组合体横截面为T形,悬挂式轨道5铺设在支撑桥墩2两侧的高架桥面3下表面。由于桥面宽度不同,根据桥面下部空间,高架桥每侧可布置1~5条悬挂式轨道5。悬挂式轨道5采用单轨或双轨形式,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高架桥体整体浇筑,也可采用钢结构形式,通过焊接、铆接、螺栓紧固等技术手段与桥体连接紧固。悬挂式车辆4可采用胶轮制式车辆、钢轮钢轨制式车辆、单轨制式车辆等各种轨道车辆型式。悬挂式车辆4在悬挂式轨道5上运行,从而在高架桥立体空间内,形成“两层公路、一层轻轨”的交通模式,最大化提高交通运能。
实施例2:支撑桥墩2设置在高架桥面3的两侧下方,支撑桥墩2和高架桥面3的组合体横截面为n形,悬挂式轨道5铺设在两个支撑桥墩2之间的高架桥面3下表面。其它与实施例1一致。
实施例3:支撑桥墩2设置在高架桥面3的两侧和中间下方,支撑桥墩2和高架桥面3的组合体横截面为m形,所述悬挂式轨道5铺设在三个支撑桥墩2之间的高架桥面3下表面。其它与实施例1一致。
本发明还可根据强度需要在高架桥适当位置设置支撑,组成其它形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