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水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98529.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哲春;廖振强;廖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哲春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水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井水对室内空气进行调温的系统,特别是一种井水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从们为解决热天避署、冬天取暖的问题,在室内广泛采用空调。目前的空调主要包括室外压缩机和室内热交换机,室外压缩机负责制冷或者制热,室内热交换机负责将室外压缩机制得的冷或热源与室内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即要么将室内的热能带走,达到将室内空气降温的目的,要么向室内空气传递热量,以提高室内空气温度。这种空调虽然可以用达到一定的避署、取暖的目的,但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这种电能空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给国家造成很重的能源负担;例如,每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的空调用电量要占到电力负荷的50%以上;
2.电能昂贵,一个小卧室一个月若经常使用空调,费用一般也得三百元左右;客厅使用大空调则费用更高;这对于一般的家庭特别是乡村住户来说,很难承受如此高昂电费,而人们往往是放弃使用或者很少使用,忍受酷暑炎热或者严寒;
3.大量采用空调会带来严重环境问题:a、破坏臭气层。目前大多空调所用的氟里昂(雪种,又叫冷媒)是一种含有氯元素的化学物。氯元素是会破坏地球上空15到25公里的臭氧层,从而使更多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危害人体的健康,虽然目前已有使用R410A,但还不普遍;2、造成温室效应。由于氟里昂在化学分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等。造成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即使使用HFC制冷剂,比如R410A,现在被看作是能够满足要求的最好的制冷剂选择,仍然会存在天然温室气体效应。
目前也有采用井水对室内调温的做法,但其难以省水、省电,热交换慢,设备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井水空调系统,其生态环保、制冷或者制热速度快效果好、节约水电、适应范围广泛、造价成本少、运行费用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水空调系统,其包括水井、输水装置、热交换装置和水塔;输水装置包括水泵;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管和风机,热交换管安装在风机的进风或/和出风口处;水泵通过进水管与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的进水口相连接;水泵安装在水井中;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塔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热交换管为盘管,即盘曲的水管,热交换管盘曲的形状与风机进风口或/和出风口的形状相适应。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热交换管上连接有多片热交换块,多片热交换块沿热交换管轴向均匀布置。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进水管上还串接有单向阀,以防止水倒流。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水塔还为生活用水水塔;出水管上还串接三通或者是水塔上连接有生活用水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水塔与水井之间还连接有溢水管。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水井为两个,一个为浅水井,一个为深水井;输水装置也为两个,两个输水装置的水泵分别安装在浅水井与深水井中,两个输水装置的水泵分别通过进水管与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管进水口相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浅水井的深度为五至三十米,深水井的深度为三十至五百米。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水塔与浅水井和深水井之间分别连接有溢水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井水进行热交换,30米浅水井水温一年四季比较恒定,一般为当地年平均气温,例如在中我国中部地区,水井温度在18℃左右,这个温度正好适应人类长期生存,是人感觉到最舒服的温度,这种天然地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另外开销,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2.直接将井水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无需进行空气压缩等转换,也无需通过其它介质转换,制冷或者制热速度快,效果好;
3.与生活用水公用水塔,一方面可以用防止井水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重新抽取井水用于生活所需要的电能,即可以实现“一水多用,一抽多用”的目的,大大节约井水和电能,同时也是“一塔多用”;
4.多余井水可以回流,节约井水并可防止井水枯竭;
5.特别适合乡村使用,因为取井方便,水塔建设也方便;当然城镇也可以使用,那就需要整体规划水井与水塔。
6.大大节约了能源,水泵使用的电源与同等效果的空调使用的电源大大降低,一般只有五分之一左右。
7.设计两个不同深度的水井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温差适应范围,并提高了本发明的效率,特别是冷天抽的水更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哲春,未经廖哲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