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塑料膜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8538.7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1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凯;肖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23/00 | 分类号: | C03C2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塑料膜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体涉及贴在门、窗玻璃上作为隔热层或悬挂在门窗口处作为隔热帘的表面沉积有二氧化锡晶态隔热层的塑料薄膜。
背景技术
为降低炎热季节日光中的红外线透过门、窗玻璃对室内过度升温,减少人为降温的能耗,同时也为在寒冷季节减少室内热量透过门、窗玻璃散失,使用涂覆功能氧化锡隔热涂料的平板玻璃作为门窗玻璃是目前较多采用的措施。如中国专利CN103102083A、CN1544692A给出了不同的以平板玻璃为载体的隔热膜的膜材料及在玻璃基底上成膜方法。现有的将涂料喷涂于玻璃表面或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后喷溅氧化锡纳米涂层的方法;氧化锡纳米颗粒在喷涂过程中会发生团聚,使其在玻璃板表面的分散性受到较严重的影响,成膜质量差,隔热性能受到制约。此外,在门、窗玻璃上形成永久性隔热膜,在需要阻止强光过于升高室温时固然有如人所愿的作用,但在需要利于阳光提升室温的季节或时段,隔热膜的存在反而又成了障碍。有顾此失彼的不足。再就是现阶段在玻璃板上直接喷溅氧化锡涂层仍需较高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隔热膜技术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塑料膜,用于贴在门、窗玻璃上作为隔热层或悬挂在门窗口处作为隔热帘,克服现有技术在平板玻璃表面喷溅隔热膜(层)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给出一种隔热塑料膜的生产方法,使所述的隔热塑料膜得以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隔热塑料膜由掺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和沉积在薄膜表面的纳米二氧化锡晶态隔热层组成。
本发明隔热塑料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前驱体溶液:
配制2 mM~10 mM四氯化锡和0.1 M~0.4 M盐酸的水溶液;
2、制适于二氧化锡晶体沉积的掺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
(1)取甲基丙稀酸甲酯34.5~90重量份、丙烯酸丁酯10~35.5重量份、甲基丙稀酸0~30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0.1~0.3重量份;
(2)将步骤2-(1)所取全部材料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3)将经步骤2-(2)搅拌后的材料注入薄膜型模, 90℃条件下进行成膜反应,用常规检测方法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30%~40%时,反应温度降至35℃~45℃,再低温反应2-24h,脱模,得掺酸的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
3、将步骤2制得的掺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浸入步骤1制得的前驱体水溶液中,控制沉积温度40℃~80℃,持续6~18小时,从沉积液中取出薄膜,洗涤、干燥得隔热塑料膜。
本发明是基于:
高酸低盐的氧化锡溶液有利于氧化锡的缓慢异相沉积。掺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中的羧基含量和析晶温度对氧化锡的析晶有很大的影响,酸含量高的薄膜所析晶得到的纳米氧化锡涂层含量越多且越均匀;而析晶温度越高的对氧化锡的异相沉积有促进作用。制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入适量丙烯酸丁酯可以调节涂膜的性能,使涂膜变得更软,提高了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提供一种既可以贴到作为门、窗或幕墙用的玻璃表面,也可以根据季节、时段的需要以帘的形式悬挂在门、窗口处,用于室内、室外间的隔热的塑料膜。该塑料膜上的纳米氧化锡沉积层均匀性好,可见光透射率高(达到90%以上)对室内亮度无可感知的改变。对影响温升的红外光有显著的阻挡效果。除此之外,所得到的隔热塑料膜质地柔软、平整、强度高,能满足在玻璃表面粘贴的工艺要求和单独悬挂的使用状态要求。同时,本发明所得隔热塑料膜与直接在玻璃表面喷溅隔热层相比,生产工艺易于控制,制造成本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液相沉积氧化锡粉末的XRD图。
图2 为有机膜电镜形貌图。
图3为有机膜上沉积氧化物的电镜能谱图。
图4 涂膜透光性能曲线图。
图5 涂膜隔热性能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前驱体溶液:
配制2 mM四氯化锡和0.4 M盐酸的水溶液;
2、制适于二氧化锡晶体沉积的掺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薄膜:
(1)取甲基丙稀酸甲酯34.5重量份、丙烯酸丁酯35.5重量份、甲基丙稀酸30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0.1重量份;
(2)将步骤2-(1)所取全部材料加入搅拌机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大学,未经吉林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腈生产精制过程中废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布袋除尘器烟气流场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