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PLC法分析分离(-)苯甲酰科立内酯光学异构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2110.1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沈婕;乔春莲;杨波;罗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G01N30/06;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plc 分析 分离 苯甲酰科立 内酯 光学 异构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尤其是一种分析分离(-)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背景技术
(-)苯甲酰科立内酯为一种合成前列腺素类药物的常用中间体或起始原料,其分子式为C15H16O5,化学名为(3aR,4S,5R,6aS)-(-)-5-(苯甲酰氧基)-六氢-4-(羟甲基)-2H-环戊并[b]呋喃-2-酮,结构式为
该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中心,理论上存在多个光学异构体,但结合其合成方法及反应机理分析最有可能存在的只有一个光学异构体,即为(+)苯甲酰科立内酯,该杂质可通过后续反应,残留在前列素类药物中,影响药品质量。因此,控制(-)苯甲酰科立内酯中光学异构体的含量,对提高前列素类药物的质量、保证广大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对于(-)苯甲酰科立内酯的光学异构体杂质,在药物合成过程当中是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含手性碳原子的光学异构体的分离一直是手性药物合成和制剂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难点,经文献检索,未见(-)苯甲酰科立内酯光学异构体检测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析分离(-)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杂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而实现(-)苯甲酰科立内酯与其光学异构体杂质的分离测定。
发明人发现,以纤维素类手性柱,以正相混合溶剂为流动相,可以将(-)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可以准确控制(-)苯甲酰科立内酯的质量。本发明的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地分析分离(-)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杂质。
进一步地,选用纤维素类手性柱AD-H(Daicel,250mm×4.6mm,5μm),可以获得更好的分析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正相溶剂选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流动相选用体积比例为80:20~95:5正己烷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剂。
本发明所述的分析分离方法,可按照以下方法实现:
(1)取(-)苯甲酰科立内酯样品适量,用无水乙醇溶解样品,配制成每1ml含(-)苯甲酰科立内酯0.5~1.5mg的样品溶液。
(2)设置流动相流速为0.4~1.2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色谱柱柱温箱为25~40℃,色谱柱柱温的最佳温度为40℃。
(3)取(1)的样品溶液2~5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完成(-)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的分析与分离。
其中:
色谱柱:AD-H(Daicel,250mm×4.6mm,5μm)纤维素手性色谱柱;
流动相:正己烷-无水乙醇=92:8;
柱温:40℃;
检测波长:220nm;
流速:1.0ml/min;
进样体积:20μl。
本发明采用纤维素类AD-H(Daicel,250mm×4.6mm,5μm)手性色谱柱,能够有效的分析分离(-)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杂质);选择流动相溶解样品,确保了溶液的稳定性;选择进样体积20μl,柱温为30℃,提高了色谱峰的对称性。本发明解决了含(-)苯甲酰科立内酯及其光学异构体的原料的分析与分离问题,从而确保了(-)苯甲酰科立内酯的质量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正己烷-无水乙醇=89:11,柱温40℃的HPLC图:
图2:正己烷-无水乙醇=92:8,柱温35℃的HPLC图:
图3:正己烷-无水乙醇=92:8,柱温40℃的HPLC图:
图4:正己烷-无水乙醇=95:5,柱温40℃的HPLC图;
附图中:
1号峰为异构体(+)苯甲酰科立内酯
2号峰为(-)苯甲酰科立内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仪器与条件
色谱柱:AD-H(Daicel,250mm×4.6mm,5μm);
流动相:正己烷-无水乙醇=89:11;
柱温:40℃;
流速:1.0ml/min;
进样体积:20μl;
检测波长:220nm;
实验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2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