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金银花蚜虫病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88785.4 申请日: 2013-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3651006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韦富龙 申请(专利权)人: 韦富龙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N57/12;A01P7/04
代理公司: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代理人: 彭晓玲
地址: 546299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金银花 蚜虫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金银花病虫害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金银花蚜虫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蚜虫病是金银花的主要病害之一,蚜虫主要危害幼嫩叶片、嫩枝和花蕾,引起叶片和花蕾卷曲,生长停止,无法开花和花量减少,产量锐减。常年在3月中旬~5月中旬危害,尤其是在“清明”前后遇上连绵阴雨天,蚜虫蔓延更快,因为这一阶段金银花的叶片组织幼嫩,水分、养分丰富,加上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蚜虫的大量生长和繁殖,使得蚜虫的危害更加严重。目前对于金银花蚜虫病的防治方法单一,防治治标不治本,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简便、且防治效果好的防治金银花蚜虫病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金银花蚜虫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理防治法,每年三月上旬,在金银花种植地内,将涂有粘虫胶的板挂在金银花植株上方20~40cm处;在有翅蚜虫开始迁入金银花种植地带繁殖和危害前,就可以诱杀有翅蚜虫了,可减少蚜虫的繁殖量,从根源上截断蚜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法,用浓度为700~1000倍液的0.5%烟碱苦参碱水剂、浓度为700~1000倍液的10%吡虫啉或啶虫脒可湿性粉剂、浓度为700~1000倍液的1.3%苦参碱水剂、浓度为1000~1500倍液的40%乐果、浓度为1000~1500倍液的印楝素、浓度为800~1200倍液的3.2%阿维菌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液交替喷洒在金银花植株上;交替喷洒不同的药液,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

优选的是,在进行所述物理防治法之后,在每年三月中、下旬摘除蚜虫危害密集的枝条,将摘除下来的枝条进行销毁,然后再进行化学防治法。

优选的是,所述的化学防治法,在金银花结花蕾后,不使用含40%乐果的药剂对金银花植株进行喷洒,以免农药残留,影响金银花的品质。

优选的是,所述的物理防治法,每亩金银花种植地内悬挂涂有粘虫胶的板为3~10块。

优选的是,所述的物理防治法,还包括将银色薄膜剪裁,将薄膜敞开并在其两端用棍状物卷曲薄膜,然后将薄膜悬挂于金银花种植地内,薄膜底端的高度高出金银花植株高度10cm~100cm,处每亩金银花种植地内悬挂薄膜的板为3~10块,利用有翅蚜虫对银色薄膜的忌避特性来驱赶蚜虫。

优选的是,所述的销毁是将摘除下来的枝条进行焚烧。

优选的是,所述的剪裁薄膜是将薄膜剪成长100cm,宽4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防治金银花蚜虫的方法,采用物理防治法和化学防治法相结合,采用综合全面的防治措施来进行蚜虫的防治,使防治效果显著。在使用物理防治法进行防治,也较为环保,在采用化学防治法防治时交替喷洒不同的药液,以免蚜虫产生抗药性,提高杀虫率。本发明防治金银花蚜虫的方法,操作简单,且易于掌握,防治效果显著,提高金银花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本发明保护范围并不受制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对种植面积为一亩的金银花植株生长进行观察实验的。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金银花蚜虫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理防治法,每年三月上旬,在金银花种植地内,将涂有粘虫胶的板挂在金银花植株上方30cm,处每亩金银花种植地内悬挂涂有粘虫胶的板为6块;在有翅蚜虫开始迁入金银花种植地带繁殖和危害前,就可以诱杀有翅蚜虫了,可减少蚜虫的繁殖量,从根源上截断蚜虫的数量;

(2)在每年三月中、下旬摘除蚜虫危害密集的枝条,将摘除下来的枝条进行焚烧,然后再进行化学防治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富龙,未经韦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87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