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径式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孔接触件的接触件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0047.5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式孔 接触 使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能与多种外径尺寸的插针配合使用的变径式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孔接触件的接触件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电气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也正在不断的被拓宽,作为电连接器的核心部件,接触件组件也逐渐趋于多样化。
接触件组件是由互相匹配的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组成,在使用的时候,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中的一个被装配在插头壳体中,另一个被装配在插座壳体中,伴随着插头与插座的插合和分离,接触件组件完成对电路的导通和切断。
在传统的接触件组件中,插孔一般是由一个导电的金属套构成,插针则是由导电的金属棒构成,在插合的时候,插针插入至插孔的内孔中并且与插孔接触,从而完成对电路的导通。为了保证插针与插孔之间能够可靠接触并导电连接,与插孔所适配的插针端的尺寸是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通常公差不会超过0.1mm,否则就会出现插针接触件与插孔接触件之间插拔力不足(插针接触件外径过小)或者无法插合(插针接触件外径过大)的现象,从而会导致电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在需要高质量传输信号的射频同轴连接器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当同一电气断口处所采用的多个插针接触件的型号不同时,则需要根据插针接触件的不同规格配备相应尺寸规格的插孔接触件,这便造成了同一位置处连接器的增多,当不同规格的接触件组件的尺寸差异较小时,还极易出现混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多种外径尺寸的插针接触件配合使用的变径式孔接触件。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孔接触件的接触件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变径式孔接触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变径式孔接触件,包括护套和装配在护套中的导电套,护套以前端为插接端,导电套的套壁上设有簧爪,所述簧爪的前端位于导电套的套壁上,后端自前向后逐渐向导电套的中心线靠拢。
簧爪的后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弧形弯折结构。
所述护套的后端固定装配有后套,护套的前端设有内翻沿,导电套被夹紧在护套的内翻沿与后套之间。
所述导电套为C形套。
所述簧爪与导电套为一体式结构,导电套的套壁上设有与簧爪对应的让位孔。
接触件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接触件组件,包括插针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插孔接触件包括护套和装配在护套中的导电套,护套以前端为插接端,导电套的套壁上设有簧爪,所述簧爪的前端位于导电套的套壁上,后端自前向后逐渐向导电套的中心线靠拢。
簧爪的后端设有向外弯折的弧形弯折结构。
所述护套的后端固定装配有后套,护套的前端设有内翻沿,导电套被夹紧在护套的内翻沿与后套之间。
所述导电套为C形套。
所述簧爪与导电套为一体式结构,导电套的套壁上设有与簧爪对应的让位孔。
由于该变径式孔接触件的导电套的套壁上设有簧爪,并且簧爪的前端位于导电套的套壁上,其后端自前向后逐渐向导电套的中心线靠拢,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该孔接触件可通过其簧爪与适配的插针接触件配合接通电路,只要插针接触件能够插入导电套,则簧爪便可以与其可靠接触,因此,该变径式孔接触件能够与多种外径尺寸的插针接触件配合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弯折结构可避免簧爪端部的刃边直接刮擦相应的插针接触件,可起到保护适配插针接触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变径式孔接触件的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的导电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触件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变径式孔接触件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变径式孔接触件包括护套11、装配在护套11中的导电套12以及装配在护套11后端的后套13。
护套11以前端为插接端,其前端处设有内翻沿。导电套12为C形套,导电套12的套壁上设有簧爪14,簧爪14的前端位于导电套12的套壁上,后端自前向后逐渐向内,即向导电套12的中心线靠拢,在本实施例中,簧爪14与导电套12设为一体,其是从导电套12的套壁上冲裁、弯折而出的,由此使得导电套12的套壁上形成了与簧爪14对应的让位孔,当插入的插针接触件15的外径较大时,簧爪14可以在插针接触件15的挤压作用下保持弹性的退回到相应的让位孔中。另外,为了防止簧爪14刮伤插针接触件15,簧爪14的后端还设有向外弯折的弧形弯折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