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415.0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玲;任彤;王海滨;方杞青;陈亚文;张钰;周友军;傅登峰;吴建龙;马正锋;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E01B7/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喷补车 十字 交叉 轨道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RH炉外精炼设备以往的设备结构中,无论是双工位单处理位形式,还是三工位双处理位形式,钢包车与喷补车均在同一条轨道上向相同的方向行进。通常情况下钢包车采用4个轮子设计,其中2个主动轮2个从动轮,双驱动方式,设置有三个自动停车工位,即受包位、处理位和喂丝位;喷补车也采用4个轮子设计,其中2个主动轮2个从动轮,双驱动方式,设置有两个自动停车位,即待机位和处理位。在RH处理过程中钢包车在受包位接收即将要进行精炼处理的钢包,接收钢包后开至处理位进行处理,此时喷补车处于钢包车的后面也就是待机位,钢水处理结束后,钢包车开出处理位,停到喂丝位;这时喷补车由待机位开到处理位,对真空槽的两个浸渍管进行维护、喷补。在整个过程中,钢包车与喷补车始终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互相避让,互不干涉。这种工艺布置所需要的占地面积比较长,一般在新建厂房中采用这种工艺布置。
通常在厂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又是双工位单处理位的RH结构形式,应用上述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工艺布置形式是较为理想的,而三工位双处理位的RH结构形式,若还是采用钢包车与喷补车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的工艺布置,就需要每个处理位上都有一台喷补车对处理后的真空槽进行维护、喷补,这样的工艺布置会占用很大面积,而且采用两台喷补车也增加了设备成本。本发明克服了双处理位中两台喷补车的工艺布置,占用的厂房区域宽度相对小,而且两处理位采用一个喷补车,节约了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工艺布置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占用的厂房区域宽度较小,节约了设备成本,稳定、高效、可靠性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和喷补车走行轨道10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10比钢包车走行轨道9高出,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
钢包车系统包括钢包车车架1,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组2和第一从动轮组3,在钢包车行走过程中,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第一主动轮组2和变频电机4连接,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吹氩接管5,第一电缆卷筒8的第一拖缆7通过第一电缆支架6和钢包车车架1连接;
喷补车系统包括喷补车车体11,喷补车车体11连接有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主动轮组18、第三从动轮组19,在喷补车行走过程中,第二主动轮组12、第三主动轮组18分别带动第二从动轮组13、第三从动轮组19,喷补车车体11和喷补机14连接,第二电缆卷筒15的第二拖缆16通过第二电缆支架17和喷补车车体11连接;
第三主动轮组18与第三从动轮组19中心距,第二主动轮组12、第二从动轮组13中心距均大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在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长度。
所述的钢包车走行轨道9位于0米平面上,喷补车走行轨道10位于0.050米平面上,钢包车走行轨道9低于喷补车走行轨道10,便于喷补车行走时顺利穿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钢包车走行轨道9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所述的喷补车系统只包括一台喷补车行走在两个处理位之间,与两台钢包车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涉。
所述的喷补车走行轨道10的轨道型号为QU120起重机轨道。
本发明系统简单、投资成本低、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占用厂房区域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钢包车与喷补车的十字交叉轨道布置结构,包括钢包车系统和喷补车系统,钢包车系统与喷补车系统通过钢包车走行轨道9和喷补车走行轨道10十字交叉连接,喷补车走行轨道10比钢包车走行轨道9高出0.050米,且在两个处理位处与钢包车走行轨道9接触处自行断开0.2米;
钢包车系统包括钢包车车架1,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第一主动轮组2和第一从动轮组3,在钢包车行走过程中,第一主动轮组2带动第一从动轮组3,第一主动轮组2和变频电机4连接,钢包车车架1连接有吹氩接管5,第一电缆卷筒8的第一拖缆7通过第一电缆支架6和钢包车车架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