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小孔径工件内壁的光学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69439.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游睿;沈立成;姚瑶;李超;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孔径 工件 内壁 光学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具有微小孔径工件的内壁视觉检测系统,特别是公开一种微小孔径工件内壁的光学检测系统,可获取微小的工件内壁的360度整周展开图像,以进行划痕、瑕疵、缺陷等的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微小形状尺寸的微结构零件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对微结构零件的表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具有小口径通孔的精密内腔工件内径仅为2~5毫米,若内壁表面存在缺陷,将影响工件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等。微小孔径的内壁图像获取一直以来是个难题。传统的探测内壁是否有缺陷的方法是采用人工目测方法,即用几十倍的放大镜通过人眼观察整个内壁,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斑点、裂纹、划伤等缺陷。需要检查员全程参与,耗费人力物力,效率低下。而采用工业内窥镜法,其检测装置难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二次开发,需要旋转镜头才能获得整周内壁图像,保存图像不便,而且价格较高。
目前,由赵建林等人的公开号为CN201795994U的 “一种无损检测环形内壁表面的装置”中,发明并公开了一种光学无损检测环形内壁表面的装置,以光学散斑原理为基础,能通过CCD获得内壁的图像并传输给计算机。但是这种方法每次仅能获取内壁某一个角度范围内的图像,需要增加旋转装置台以获得内壁整周图像。增加了装置复杂度,引入新的误差因素。而王炎等人的公开号为CN2187298Y的“管内壁环视光学装置”中,提出了一种利用球面反射镜的视觉检测系统,仅能够对大口径的管道内壁进行测量,如其文中所用195mm直径管道。对于直径仅为2-5mm的微小口径工件则无法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球形反射镜的微小孔径工件内壁的光学检测系统,能够快速、无损、非接触地获取微小的工件内壁的反射图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小孔径工件内壁的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系统包括面阵CCD摄像机1、远心镜头2、同轴光源3、被测工件4、球形反射镜5、反射镜支架6、精密竖直位移平台7、精密水平位移平台8、光学支架9和计算机10。将远心镜头2与CCD摄像机1前段镜头装配起来,并与同轴光源3、被测工件4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光学支架8之上,并调节光学支架位置,使镜头轴心与被测工件轴心在同一竖直轴线上,将球形反射镜5放置并固定于反射镜支架6上,并将反射镜支架6水平固定于精密竖直位移平台7上,精密竖直位移平台7和精密水平位移平台8组合使用,实现球形反射镜5所在空间位置的精密调节,调节精密竖直位移平台7的高度,使球形反射镜5从被测工件4的底部深入工件孔内部,并调整精密水平位移平台,使球形反射镜的中心位于被测工件竖直轴心上,将CCD摄像机1通过千兆网线与计算机10相连。
所述的球形反射镜5是在高精度透镜球表面镀上一层高反射率金属薄膜制成,其球形误差和直径变动量均不超过0.5μm。所述的球形反射镜5在球的上半部分水平切除一小块平面并将切面涂黑,以用作检测获取球形反射镜5的圆心。所述被测工件4上的工件孔的孔径不大于3.5mm。
本发明检测系统搭建完毕。并接通各装置的电源,即可开始进行反射图像的采集与检测。
本发明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如附图1所示。检测系统所用的球形反射镜5应当具有较高球度和较高反射率。当接通同轴光源3的电源时,由其发出的平行光竖直向下进入工件孔内,并且经过球形反射镜的反射作用,照亮工件内壁。工件内壁上的反射光线再经过球形反射镜的反射作用,竖直的反射光线可通过同轴光源3的透光面,进入远心镜头2,从而被CCD摄像机捕获,形成反射图像。工件内壁某高度范围内的一段圆环部分图像,经过系统的反射,可在CCD中形成一块圆环图像。这块圆环图像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其展开并变换为工件内壁原部分的展开图像。保持工件高度不变,升高或降低球形反射镜的高度,可以获得工件内壁不同高度范围的反射图像,从而获取整个工件内壁的图像。
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球形反射镜,因而进行实验获得的原始图像是圆形的图像,并且由于是球面反射,而非平面反射,故获得的反射图像会产生失真。工件内壁较高部分的图像将会呈现在圆形反射图像的内部区域,而较低部分的图像则出现在反射图像的外部区域。
因此,需要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工作。将圆形图像展开并变换为矩形图像,并按照球面反射规律消除失真,得到还原的工件内壁展开图像。通过固定工件所在高度不变,升高或降低反射镜,以获得不同高度的内壁反射图像,进而拼接为完整的工件内壁展开图像。图像处理工作的主要流程如附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9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水润滑油的除水方法
- 下一篇:测量干燥率的设备及使用该设备测量干燥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