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转换器、电子装置及侦测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51657.2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博元;柯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06 | 分类号: | H02M3/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赵根喜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转换器 电子 装置 侦测 输出功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侦测方法,特别是一种电源转换器、电子装置及用于侦测只有两根脚位(pin)的电源转换器所输出的功率的侦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源转换器(adapter)依其接头具有的接脚数量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传统式只有两根接脚的电源转换器,另一种为多设有辨识功能接脚(俗称ID pin)而有三根接脚的电源转换器;其中在新式的电源转换器中,多增设的接脚可作为功率侦测之用,并且根据实现手法的差异,分别有以下两种不同的侦测方式。
第一种是所谓的电阻分压式,其主要是通过当电源转换器的接头插入至电子装置的插孔时,利用电源转换器内设置的阻抗与电子装置的电路板端的分压线路串并联后,取得电压准位;由于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转换器,其内部设置的阻抗的阻抗值也会不相同,所以串并联后的分压准位也会不一样。因此,电子装置的控制单元即可通过侦测电压准位的差异,以辨识出电源转换器的类型。
另一种则是在电源转换器内的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中加载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信息;而不同输出功率的电源转换器,其内含的信息也会不相同。因此,当具有辨识功能接脚的接头插至电子装置的插孔中时,控制单元可通过该接脚直接读取内存中的信息,以判读电源转换器输出的功率值。
区别于前述具有三根接脚的电源转换器,传统只有两根接脚的接头的电源转换器并无法做到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侦测与判读。而前述具有三根接脚的接头的电源转换器虽可做到不同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侦测与判读,但其制造成本相当昂贵。因此,在成本考虑下,思考一种电源转换器、电子装置及可在上述装置中执行的用以侦测传统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方法,是有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用于侦测只有两根脚位(pin)的电源转换器所输出的功率的侦测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供执行上述侦测方法的电源转换器。
本发明的再一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供执行上述侦测方法,以侦测上述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电子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侦测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方法用以在电子装置电性连接电源转换器时,侦测电源转换器输出的功率值,电源转换器包括有电源调整模块及分压电路,电源调整模块用以调整由外部电源输入的电压,以产生调整电压,分压电路用以根据调整电压产生供电电压,以通过供电电压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其中分压电路包括有阻抗调整装置,用以调整分压电路的阻抗值,以使供电电压依据阻抗值变化而改变。本发明的侦测电源转换器输出功率的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控制电子装置的电池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并断开电源转换器对电子装置供电时的供电路径;使阻抗调整装置在供电路径断开后调整阻抗值,以改变供电电压;侦测改变后的供电电压,并根据供电电压以辨识功率值。
在一实施例中,在执行控制电子装置的电池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并断开电源转换器对电子装置供电时的供电路径的步骤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上述电池的电量是否大于默认值。如果上述电池的电量大于默认值,则执行控制上述电池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并断开上述供电路径的步骤;如果上述电池的电量小于默认值时,则首先由上述外部电源对上述电池进行充电使上述电池的电量大于默认值后,再执行控制上述电池对电子装置进行供电,并断开上述供电路径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上述第二电阻与上述第一电阻串联后接地,上述调整电压由上述第一电阻与上述第二电阻之间输入,其中上述阻抗调整装置与上述第二电阻并联。
在一实施例中,阻抗调整装置包括第三电阻及开关元件,上述第三电阻与上述开关元件串联后接地;当上述开关元件导通时,上述第三电阻与上述第二电阻并联,而当上述开关元件断开时,上述第三电阻与上述第二电阻不并联,用以通过使上述开关元件导通或断开,以改变上述分压电路的上述阻抗值。
在一实施例中,开关元件为继电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或双极性接面型晶体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51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