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3904.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双安;王二龙;漆贵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涨断孔 螺栓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栓安装方法,特别是一种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它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活塞的连杆的涨断孔工艺,能够使连杆的安装孔孔的装配性达到最佳。因此安装孔的涨断工艺在发动机连杆、空压机连杆以及安装复位精度要求高的加工孔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涨断孔的复位安装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一般的做法是分多次拧紧,靠人工的精细操作满足装配复位精度要的要求,这样生产效率较低,孔位复位精度的一致性较差,螺栓拧紧状态的离散型较大。并且目前并没有相关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的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率高并且复位精度一致性好的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 预定位拧紧:先将螺栓放进螺孔中手工拧紧,再采用拧紧设备采用8-12N.m的小力矩将螺栓进行预定位拧紧;
B、 拧松固定螺栓:将预定位拧紧的螺栓松开,松开角度为18-23度;
C、 再拧紧:根据相应螺栓规格事先试验确定拧紧螺栓需要的预紧力矩或角度以及需要进行拧紧的次数,然后将数据和次数输入拧紧设备中设置参数,用试验确定的预紧力矩将螺栓拧紧,再反复根据试验确定的预紧力矩或角度进行拧紧直至达到试验确定的次数为止;
D、 去应力拧松:螺栓在拧紧后,再将螺栓拧松5-10度来消除螺栓应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的相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来实行涨断孔的拧紧及拧紧次数,并且确定了确定的拧松及拧紧数据,这样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输入数据来进行机械操作,无需再不断的依靠人工精细操作,提高了效率并且机械操作复位一致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的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预定位拧紧:先将螺栓放进螺孔中手工拧紧,再采用拧紧设备采用8-12N.m的小力矩将螺栓进行预定位拧紧。
B、 拧松固定螺栓:将预定位拧紧的螺栓松开,松开角度为18-23度,这样由于本身涨断孔的接触面为相互啮合的弧面,在预拧紧的时候没有对正,通过松以下螺栓可以通过涨断孔本身的应力调节来相互对正,从而使涨断孔之间相互能够完美啮合。
C、 再拧紧:根据相应螺栓规格事先试验确定拧紧螺栓需要的预紧力矩或角度以及需要进行拧紧的次数,然后将数据和次数输入拧紧设备中设置参数,用试验确定的预紧力矩将螺栓拧紧,再反复根据试验确定的预紧力矩或角度进行拧紧直至达到试验确定的次数为止。这样通过试验确定需要的参数,从而使用拧紧设备进行螺栓的拧紧操作,节约了人力,并且效率很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 去应力拧松:螺栓在拧紧后,再将螺栓拧松5-10度来消除螺栓应力。不同规格的螺栓的特性也不一样,如果螺栓是塑性区紧固螺栓需要在螺栓拧紧之后再松开适当的角度,来消除螺栓的应力。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发动机连杆涨断孔螺栓安装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的相应数据,然后根据数据来实行涨断孔的拧紧及拧紧次数,并且确定了确定的拧松及拧紧数据,这样可以通过机械设备输入数据来进行机械操作,无需再不断的依靠人工精细操作,节约了人力同时大大提高了螺栓的安装效率,并且全程机械化的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的误差的偶然性,从而使固定好的涨断孔的复位一致性很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3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