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42714.0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9 | 分类号: | G06F3/048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快速 打开 操作 应用程序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通过对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按键进行自定义功能来实现对应用程序快速打开或操作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配备触控屏已成为主流,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大多是通过对触控屏上的虚拟按键来操作,但通常会在触控屏的下方设置Menu键,Home键,Back键等实体功能按键。由于实体按键有限,绑定在实体功能键上的操作就会很有限,这有时会给用户带来一些操作上的不便,而且不能像其他全为实体功能键的手机那样进行一定程度的盲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及系统,以使用户可通过对移动终端上的实体功能按键进行操作即可快速地打开或操作相关应用程序,同时也可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一定程度的盲操作。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S1、对移动终端上相应的功能按键进行连续N次点击事件的自定义设置,所述N为等于或大于2的正整数;
S2、根据连续点击相应功能按键的次数预先设置对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
S3、监听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S4、当监听到用户对功能按键进行连续点击操作时,判断该连续点击事件是否被预先设置相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
S5、若是,则根据预先设置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否则返回步骤S3,继续监听所述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自定义设置为:设置连续两次点击功能按键之间的时间阈值T,若每相邻两次点击功能按键的时间均在时间阈值T的范围内,则为对相应功能按键的连续N次点击事件。
优选地,所述的时间阈值T为200~600ms;所述的功能按键包括Menu键、Home键以及Back键;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2≤N≤5,N为正整数。
基于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连续点击事件设置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相应的功能按键进行连续N次点击事件的自定义设置,所述N为等于或大于2的正整数;
预设模块,用于根据连续点击相应功能按键的次数预先设置对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判断与执行模块,用于当监听到用户对功能按键进行连续点击操作时,判断该连续点击事件是否被预先设置相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若是,则根据预先设置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否则继续监听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其中,所述连续点击事件设置模块中的自定义设置为:设置连续两次点击功能按键之间的时间阈值T,若每相邻两次点击功能按键的时间均在时间阈值T的范围内,则为对相应功能按键的连续N次点击事件。
本发明通过对移动终端上的功能按键按其连续点击次数来定义其按键功能或相应的快捷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对仅有的几个功能按键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扩充,且可实现快速地打开或操作相关应用程序的目的;同时,也可使用户对移动终端进行一定程度的盲操作,有效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S1、对移动终端上相应的功能按键进行连续N次点击事件的自定义设置,所述N为等于或大于2的正整数;
S2、根据连续点击相应功能按键的次数预先设置对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
S3、监听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S4、当监听到用户对功能按键进行连续点击操作时,判断该连续点击事件是否被预先设置相应的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的功能;
S5、若是,则根据预先设置快速打开或操作应用程序;否则返回步骤S3,继续监听所述功能按键的连续点击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2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