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40147.5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康文艺;张伟;尹震花;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A61K31/37;A61P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郭丽娜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凝 补骨脂 有效成分 及其 提取 分离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补骨脂Psoraleae Fructus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inn.的干燥果实,又名破故纸、黑故子等,为常用中药,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补骨脂含黄酮类、香豆素类、脂肪酸类和单萜酚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扩张血管、保肝、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雌激素样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等作用。
异补骨脂素 (isopsoralene),分子式:C11H6O3;分子量:186.16;CAS登录号:523-50-2;其对人胃癌细胞、人肝癌细胞、人白血病细胞、人前列腺癌细胞、人食管癌细胞、人肺癌细胞等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瘤活性;能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减轻大鼠的抑制回避反应和东莨菪碱引起的水迷宫症状所造成的损伤,而且能逆转东莨菪碱造成的记忆缺失,一部分原因是与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并激活中央胆碱能系统有关。此外,异补骨脂素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补骨脂定 (psoralidin),分子式:C20H16O5;分子量:336.4;CAS登录号:18642-23-4;其对苹果腐烂病菌具有抑制活性,其EC50为36.815 mg/L,EC90为221.860 mg/L;可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的游泳不稳时间,延长游泳时间,并且未表现出明显毒性,且具有较强的抗猪油氧化活性,尤其是在0.02%和0.04%浓度时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同浓度的BHT。
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使用抗凝血要可以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目前常用的抗凝血药有肝素、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和新抗凝等)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此外蛇毒溶栓剂如去纤酶、抗栓酶和清栓酶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使血管再通。其中肝素对凝血过程的对个环节均有抑制作用,主要依赖于抗凝血酶Ⅲ;香豆素类是维生素K拮抗剂,在肝脏抑制维生素K由环氧化物向氢醌型转化,从而阻止维生素K的反复利用,影响含有谷氨酸残基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羧化作用,使这些因子停留于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从而影响凝血过程;抗血小板药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的作用,并可防止血小板环氧化酶将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中间体,从而起到防止血栓的形成。
目前尚无来自于补骨脂中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定对血浆复钙时间影响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同时提供一种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补骨脂粉碎,用甲醇浸提,浸提液合并、过滤、浓缩得补骨脂甲醇浸膏,补骨脂甲醇浸膏分散于(75-85%v/v)甲醇水溶液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回收溶剂,所得石油醚萃取物即为石油醚部位;
2)石油醚部位进行200~300目硅胶柱色谱,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体积比例为100:1~7:3,以TCL检测合并,各组分再反复经硅胶H、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得到化合物1和 2。
按照以上提取分离方法得到的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
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在抗凝血方面的应用。
抗凝血补骨脂有效成分在制备抗凝血药物方面的应用。
所述补骨脂甲醇浸膏的具体制备方法为:补骨脂粉碎后,用甲醇(90% v/v以上)室温浸提2-3次,每次2-4d,浸提液合并、过滤、浓缩得补骨脂甲醇浸膏。
化合物1、2分别是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定,其结构如下: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40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