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式压缩感知框架下基于快速计算内积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信号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33701.7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2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伟;付宁;乔立岩;彭喜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7/40 | 分类号: | H03M7/4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压缩 感知 框架 基于 快速 计算 内积 正交 匹配 追踪 算法 信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通道压缩感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通道信号压缩观测的背景下,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进行快速信号重构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信号获取基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即:信号的采样速率必须大于等于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时,才能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无失真的恢复出源信号。随着人们对信息量需求的增加,信号的带宽增大,当信号的获取依然基于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时,将会对信号采样及数据存储等带来极大的挑战。2004年提出的新型采样理论——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指出当信号满足稀疏性时,能以远低于奈奎斯特采样率的速度对信号进行观测,然后通过合适的重构算法从信号的少量投影值中恢复源信号。由于CS理论可以大大降低信号的采样速率以及数据存储容量,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为:设x是长度为N的稀疏信号,稀疏度是K(K<<N),Φ是M×N的测量矩阵,M<N。观测值y可表示为:
公式1 y=Φx
y是对信号x的M次全局观测。
在许多应用场合,如语音识别、环境监测、网络异常探测等领域,通常用多个传感器采集多路信号。多通道信号的压缩感知也成为分布式压缩感知(Distributed Compressive Sensing,DCS)。相比于对每个信号进行单独重构,DCS充分利用多通道信号间的相关性,对所有信号进行联合重构,能够进一步的降低采样次数,提高信号重构精度。
分布式压缩感知有三种基本的联合稀疏模型(Joint Sparse Model,JSM),分别称之为JSM-1,JSM-2和JSM-3。以下内容仅针对符合JSM-1的应用情况进行描述。
在JSM-1中,所有信号有公共部分(Common Part)且每个信号有各自的特有部分(Innovation Part),如图1所示。
设I={1,2,...,n}表示n个信号的索引,且任意信号xi∈RN×1,i∈I。每个信号xi的测量矩阵为观测得到的数据是
根据JSM-1的定义,每个信号用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2 xi=zC+zi,i∈I
其中:zC表示信号的公共部分,且||zC||0=KC。||zC||0表示向量zC中非零元素的个数。zi表示信号的特有部分,且||zi||0=Ki。
根据公式1和公式2,信号的压缩观测值表示如下:
公式3 yi=Φixi=ΦizC+Φizi,i∈I
令:
公式4
公式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337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消杀剂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