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2059.2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6 | 分类号: | B23B27/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
背景技术
粗镗刀属于切削工具的一种,粗镗刀主要用于对需要加工的工件进行初步的切削。由于是初步切削,切削量较大,所以对粗镗刀的磨损也是较大的,粗镗刀就不能长久使用。粗镗刀耐用性的问题是当前众多刀具厂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粗镗刀,包括刀柄和与刀柄为一体结构的刀头,所述刀柄采用无扁尾莫氏刀柄,所述刀柄尾部开有螺孔,所述刀头为分段式刀头,前端刀头尾部与后端刀头头部相连接;所述前端刀头直径小于后端刀头直径;所述每段刀头头部固定有刀片。这种粗镗刀的分段刀头形成阶梯状,将一次的切削量分担到前端和后端刀头上,对每个刀头的损伤就降低了。但是,这种粗镗刀在加工时刀片与刀片之间的切削刃的间距较大,使得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效率高的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支撑体,该支撑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合金刀片,各个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体、球面凸起部、径向切削刃以及端面切削刃,所述球面凸起部间隔地沿着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径向切削刃位于球面凸起部的顶部,该径向切削刃为齿状的切削刃,所述端面切削刃位于刀片主体的自由端部。
所述端面切削刃为倾斜的布置状态,该端面切削刃的与刀杆轴向的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
所述合金刀片还包括孔口切削刃,该孔口切削刃的一端斜向上方延伸后与刀杆的轴向端连接,孔口切削刃相对于刀杆轴线的倾斜度为45度。
所述径向切削刃与球面凸起部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体、球面凸起部、径向切削刃以及端面切削刃,所述球面凸起部间隔地沿着刀片主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径向切削刃位于球面凸起部的顶部,该径向切削刃为齿状的切削刃,所述端面切削刃位于刀片主体的自由端部。通过在球面凸起部布置径向切削刃,使得加工出的球的内壁面为球面。由于相邻两个球形凸起部的间隔距离较近,因此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刀杆,2为支撑体,3为刀片主体,4为球面凸起部,5为径向切削刃,6为端面切削刃,7为孔口切削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球面内孔的粗成型刀,包括刀杆1,刀杆1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支撑体2,该支撑体2上设有至少两个合金刀片,各个合金刀片包括刀片主体3、球面凸起部4、径向切削刃5以及端面切削刃6,所述球面凸起部4间隔地沿着刀片主体3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径向切削刃5位于球面凸起部4的顶部,该径向切削刃5为齿状的切削刃,所述径向切削刃5与球面凸起部的径向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端面切削刃6位于刀片主体的自由端部。所述端面切削刃6为倾斜的布置状态,该端面切削刃6的与刀杆轴向的延伸线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合金刀片还包括孔口切削刃7,该孔口切削刃7的一端斜向上方延伸后与刀杆的轴向端连接,孔口切削刃相对于刀杆轴线的倾斜度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海力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0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阀阀体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人工髋臼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