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折、外伤、肌肉坏死、溃疡、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89099.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邢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立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9/08;A61P29/00;A61P17/02;A61P21/00;A61P1/0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折 外伤 肌肉 坏死 溃疡 附件炎 慢性 阑尾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折、外伤(扭、抻、触、崴)、肌肉坏死/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等的中成药物,具体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由于本发明药物所涉及的药方中药物在临床上根据各种病情原因不同,有所加减。在以下说明书中将分三类说明:(1)骨折。(2)外伤(扭、抻、触、崴)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3)(疮科)肥胖型人等。
2、技术背景
骨折是一种传统性疾病,西医自抗生素用于临床后,一直是临床上主导药物,从其治疗效果看,它只是一种抗菌性药物,达不到活血化瘀、祛瘀生肌、接骨消炎止痛的目的,并且对无菌工作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完全依靠患者自身素质缓慢康复。在疮科多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西医对疮科的发病原因和病机不了解,所以在临床上出现误诊、误治,使患者无端增加病痛,也有因治疗方法及用药不当使患者平添生命之忧。中医在接骨常用方剂中“青囊回春方”外科第二集骨折损伤类中,其代表方剂有土鳖、线麻灰、桑白皮、荞麦面、陈醋等膏药方,虽然接骨神速,但在皮破肉烂、骨折的情况下又很难达到祛瘀生肌、接骨同步治疗的目的。另有三七片等类的药物普遍用于临床。中医对于疮科的治疗方法由于各家在临床上治疗方案细致、复杂,并且用于疮科的方剂中有通变用方,所以医学者很难掌握。中医大多采用牛黄、犀角、麝香等稀缺名贵中草药材,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一种确切有效、能广泛用于临床、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中药制剂显得尤为重要。
3、发明目的
对症下药是中医药学中的理论基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上有针对性加减而广泛应用,对于治疗骨折、外伤(扭、抻、触、崴)、肌肉坏死、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等病的药物制备方案。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中医药学对骨折、外伤(扭、抻、触、崴)、肌肉坏死、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等病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医学理论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有效治疗以上疾病的药物,减少患者的病痛或快速治愈,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4、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以纯中药材有效成份制成的治疗骨折、外伤(扭、抻、触、崴)、肌肉坏死、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等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组成药物主方为:首乌、当归、白芷、乌药(炒)、甘草、赤药(炒)、枳壳(麸炒)、小茴香(炒)、干姜、乳香、没药、乙醇,用于骨折加自然铜(煅醋碎七次,研极细末)。(1)上述方为治疗骨折全方;(2)治疗外伤(扭、抻、触、崴)、肌肉坏死、瘀肿、化脓、(疮科)痈、疽、发背、流注、附件炎、慢性阑尾炎等用主方;(3)主方中因疮科中有肥胖型人,应去除当归,以免缠绵难愈或愈后疮发它处。
方中:首乌气味苦、温、长筋骨、易精髓。当归气味甘、补五脏、生肌养血、润肠胃。白芷气味辛、破宿血、埠新血。乌药通小阴肾经、治气除冷、理元气。赤药味苦微寒、活血化瘀。枳壳气味苦酸、微寒、祛风疡、麻痹、通利关节。小茴香气味辛、温、理气、温中、祛寒止痛。甘草气味辛平、坚筋骨、长肌肉、解毒。姜气味微温、除臭气、通神明、祛痰下气。乳香气味辛苦、温、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气味辛平、破血、消肿止痛、生肌。乙醇其味苦、甘辛、火热、行药势、通血脉、能分解首乌对人体所需的有益物质。自然铜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伤折、散血止痛、破积聚、消淤血、续接筋骨。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首乌、当归、白芷、乌药(炒)、甘草、赤药(炒)、枳壳(麸炒)、小茴香(炒)、干姜、乳香、没药、乙醇,自然铜制成各组分的重量配比,具体配比如下:
(1)首乌(40-60)、当归(40-60)、白芷(30-60)、赤药(炒)(40-60)、乌药(炒)(40-60)、枳壳(麸炒)(30-60)、小茴香(炒)(40-60)、甘草(10-50)、干姜(10-30)、乳香(10-30)、没药(10-30)、乙醇(5-30)、自然铜(煅、醋拌七次研极细末)(5-30)。
(2)本发明的优选重量配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立美,未经邢立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