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7777.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谌玉红;胡晓明;华锡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富春江织造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6B21/00;D06C27/00;D06M13/18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15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厚型摇粒绒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摇粒绒是一种广泛用在保暖衣物上的纺织面料。其生产过程大致分为胚布织造、染色、起毛、梳毛、剪毛和摇粒,基本生产工艺可参照申请号为200710046737.7的中国专利申请。而由现有常规方法制造的摇粒绒与其它绒布类似,容易产生静电,使用过程中容易吸灰,严重影响摇粒绒的品质。
而为了解决摇粒绒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包覆有金属丝的纱线织造胚布,如申请号为201010154350.5的中国专利申请。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会影响到摇粒绒的柔软度及疏松度,从而严重影响到摇粒绒的保暖性。而且现有工艺生产的摇粒绒的抗皱性、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经过多次洗护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缩水现象。而且,以上这些缺陷在中厚型的摇粒绒中尤为突出。另外,透气性差也是中厚型摇粒绒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本发明不仅可以解决中厚型摇粒绒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而且可以保证中厚型摇粒绒具有较高的保暖性、透气性及抗水洗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①织造胚布,以100D×96F涤纶长丝和银纤维导电丝为底丝,以150D×288F超细涤纶纤维作为面丝,织造成每隔2公分分布有1条银纤维导电丝的胚布;
②将胚布置于定型机上进行预定型,预定型温度90℃~110℃,速度60码;
③将预定型后的胚布整理进染缸,漂底,放底水,重新进水,加入染料,添加吸湿排汗剂,清洗,添加系列环保助剂,40分钟后脱水烘干;
④第二次预定型,预定型温度110℃,速度50码;
⑤整理,起毛,二次梳毛,剪毛,摇粒;
⑥冷却,整理,定型,定型温度为160℃,速度40码;
⑦冷却,检验、打卷、包装。
上述的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③具体为:将预定型后的胚布整理进染缸,漂底,漂底温度为70℃~90℃,染缸放底水,重新进水后升温至90℃,加入染料后继续升温至130℃,保温60~90分钟,然后降温至80℃,保温40分钟,继续降温至40℃~60℃,添加吸湿排汗剂DM3740(德美化工),逐渐冷却至室温后清洗,然后在染缸中添加系列环保助剂,形成浴液A,脱水烘干。
前述的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中,所述浴液A,按质量份计,包含3%~5%清水起毛剂DM3210(德美化工)、3%~5%的起柔剂416K(德美化工)、3%~5%的工业冰醋酸和5%的抗静电剂DM3722(德美化工),余量为染液。
前述的中厚型摇粒绒生产工艺中,所述吸湿排汗剂DM3740的添加量为,占染缸内染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富春江织造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桐庐富春江织造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7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