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81736.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新;孙汝柳;罗继红;单薇;刘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0/56 | 分类号: | C08F20/56;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反应 组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用于以或包含丙烯酰胺作为原料的反应,其包括釜体、鼓气口及鼓气管路,所述鼓气口及鼓气管路连接气源,所述釜体底部设置出料口并连接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上设置润滑液进料口,各润滑液进料口上连接润滑液加入管路以输送润滑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与所述釜体锥段与直筒段焊缝的距离小于等于锥段垂直于地面的垂直高度的1/3;
各润滑液加入管路上设置润滑液计量罐,各润滑液计量罐连接所述气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在所述釜体的锥段并位于锥段高度2/3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及其润滑液加入管路采用的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及其润滑液加入管路采用的不锈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2、4、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各润滑液进料口插入釜体内的管口上设置管口盖板,各管口盖板采用点焊与釜体内壁固定,使各管口盖板底平面与釜体内壁平行固定并在互相没有点焊处形成缝隙作为导向孔,所形成的各导向孔中管口盖板底平面与釜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形成的各导向孔中管口盖板底平面与釜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口盖板的顶平面和底平面的形状都为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所述管口盖板的材质与釜体的材质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4、5、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的设置数量为3~8个并配套相同数量的润滑液计量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液进料口的设置数量为4~5个并配套相同数量的润滑液计量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顶部设置进料口,釜体底部出料口连接出料球阀并连接螺杆挤出造粒机作为造粒装置,釜体外套置反应釜釜体夹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反应釜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内通过鼓气口及鼓气管路通入氮气或者压缩空气以控制釜体内压力。
1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聚合反应釜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釜体顶部设置的进料口,加入反应原料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过程中使用鼓气口及鼓气管路通入氮气或者压缩空气对釜体内的反应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在聚合反应结束后,釜体内形成整块的聚合物胶块,开始进行出料操作;
2)打开釜体底部出料球阀,启动螺杆挤出造粒机,同时在釜体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氮气将釜体内压力控制在0.1~0.15MPa区间,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将润滑液计量罐内润滑液以0.1~0.8MPa压力通过润滑液加入管路并由润滑液进料口压入釜体中,润滑液通过各管口盖板底平面与釜体内壁形成的导向孔在釜体内壁与聚合物胶块之间形成润滑层,同时釜体内聚合物胶块在气压及螺杆挤出造粒机的牵引下,顺利出料造粒,直至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