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良好抗皱性的含锡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910.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杜伟;余海峰;江来珠;董文卜;杨宴宾;李实;李步明;顾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8 | 分类号: | C22C38/28;C21D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素体不锈钢 锡铁 成分重量百分比 退火 铁素体不锈钢 再结晶退火 抗起皱性 冷轧薄板 取向晶粒 晶粒度 抗皱性 热轧板 皱褶 冷轧 起皱 制造 微观 | ||
一种良好抗起皱性的含锡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2%~0.025%,N0.002%~0.02%,Si0.05%~1.0%,Mn0.05%~0.60%,Cr13.0%~21.0%,Ti0.05%~0.5%,Nb0.05%~0.6%,Zr0.002%~0.05%,Sn0.01%~0.8%,Cu0.02%~1.0%,0.1%<Nb+Ti+1/2Ta<1%,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本发明通过适宜的热轧板退火温度:900~1050℃,在850~1000℃进行冷轧再结晶退火,微观{111}取向晶粒的含量≥50%,晶粒度≥7级,起皱高度<20μm。本发明铁素体不锈钢冷轧薄板皱褶高度低,表面质量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良好抗皱性的含锡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含镍奥氏体不锈钢中,镍的成本占到了60~80%,而我国是一个镍资源贫乏的国家,严重的镍资源紧缺以及镍价的大幅波动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有可能危及不锈钢产业链的安全和完整。因此,为了保证我国不锈钢产业良性发展,不锈钢产品结构急需做出调整。从目前世界上已掌握的不锈钢技术看,铁素体不锈钢正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不锈钢产品。尽管如此,铁素体不锈钢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其冲压后的表面皱褶恶化,给冲压生产企业带有明显的成本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的技术提出了很多方法来改进铁素体不锈钢的皱褶性能。
中国专利CN98801478.5通过铌钛复合稳定化元素的添加,Ti/N含量比大于12,并确定Nb和V的总含量小于0.1%并且V/Nb=2-5,同时将热轧加热温度控制在1170℃以下,在950℃以上完成粗轧过程。
中国专利CN200910048291.0不添加损害连铸坯表面质量元素Ti,采用单Nb稳定铁素体不锈钢,形成碳氮化铌析出相,并采用高的粗轧温度和低的终轧温度,从而消除冷轧板的表面起皱。
中国专利CN200910220459.1提出了一种降低皱褶高度的热轧工艺方法,主要是通过1000℃~1100℃进行粗轧,低温700℃~850℃进行精轧,这种方法使得最终成品板的皱褶高度降低10~50%。
关于在铁素体不锈钢中添加锡元素方面的专利:
中国专利CN200780016464.x主要通过在高纯铁素体不锈钢中添加Sn,改善了铁素体不锈钢的耐缝隙腐蚀性能,Sn的效果主要是作为间隙腐蚀发生后的生长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的,未涉及到铁素体不锈钢的抗起皱性能。
中国专利CN201110217689.x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抑制锡的硫化物的生成,生成稀土硫化物,防止固溶态的锡恶化钢板的热加工性能,通过锡元和稀土元素的添加增强铁素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能力和深冲性能,未涉及到起皱性能。
日本专利JP2009174036A主要是在高纯度铁素体不锈钢的基础上添加Sn来改善表面钝化膜,进而提高了耐腐蚀性。钢中的碳含量在0.01%以下,硅含量也在0.2%以下,为了增强表面的钝化膜,冷轧退火后在200-700℃的温度范围内保温1分钟以上。
日本专利JP2005220429A主要以Ti元素为稳定剂的高纯度铁素体不锈钢中,在添加Cr、Mo元素的基础上,复合添加V、Sn元素,从而显著改善耐锈蚀性和耐裂隙腐蚀性,确保钢材具有良好的延伸率、平均r值。其专利为一种能置换SUS304的高纯度铁素体不锈钢。该专利Nb不是主要添加元素且含量在0.1%以下,也未涉及到抗起皱性能。
日本专利JP2000169943A公开了含有Sn、Sb微量元素的高温强度优异的铁素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所介绍的大多是Cr:10~12%的低Cr钢,对于Cr:超过12%的高Cr钢,为了确保其高温强度,复合添加V、Mo等元素。这个专利介绍了Sn、Sb元素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高温强度,未涉及耐腐蚀性和抗起皱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液态铅铋合金中颗粒物沉积的一回路冷却剂管道
- 下一篇:新型调节喷液环机构